大街上灯笼高挂,霓虹灯闪烁,一派喜庆。随着春节的临近,父母们都在期盼儿女回家过年
蛇年春节就要到了,你打算怎么过?你回家过年的费用是多少?你盼望回家过年吗?大家议论纷纷。这让远离父母的大龄单身男女和白领们既高兴又头疼。
辞旧迎新本是件好事,但希奇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年轻人却对新一年的来临感到恐慌。过年回家巨额的红包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回家过年,本是很幸福的事,因为这是与家人感情交融的最佳时节,但因为钱包的羞涩而使回家的脚步显得沉重。
这对于刚工作一两年、压根没啥积蓄的年轻白领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过年回家十分矛盾。不包红包吧,自己已经工作了,说不过去;包吧,这笔钱又没有,这是许多奋斗在城市的白领的困扰。
春节过年回家,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并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因为牵涉到父母赡养、购房还贷、结婚生子等问题。春节过年回家后,这一切便无处可藏。这让职场人感到纠结,让人难以承受。
恐归族应站在家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将财富和地位看淡一点,过年了,有钱没钱,还是要记得回家!毕竟父母年纪大了,陪伴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应该好好珍惜。
很多人选择不回去,也不是纯粹的从路费上考虑,最重要的是觉得会丢脸。一些年轻人觉得没有赚到钱或者没有好的工作就回家,很没有面子。
来回的旅费是笔不小的开支吧,人情消费也是春节花费的大头,亲朋好友聚会、孝敬父母的钱、给亲友孩子的压岁钱等是主要支出项目。
物价在近年来的上涨,拉高了春节购物消费总额。春节红包的费用也水涨船高的态势,以往给孩子们包个200元的红包就可以了,现在要是不添点,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往出拿了。
春节走亲访友,买礼物、派红包,还有吃吃喝喝,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一笔数字不小的开销。有些职场人士为了和单位领导同事联络感情,礼品加上给其孩子的压岁钱,花销更是难以控制。送的轻,对方会觉得你小气,送点有品位的礼物,那就要多花钱。
近年来,亲情关系有所削弱,拜年习俗之所以掺入很多钱味儿,是受盲目攀比风气的影响。在从富心理影响下,利益获得者的鼓励也助长了一些人的露富行为。过高的物质消费、人情消费是在增加人们的负担,尤其是给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高的人群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从传统家庭文化的角度上考虑,春节还是应该回去的。如果在外工作的人们长期不回家,这样容易跟家人脱离联系,现在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容易感到孤独。春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一家人团圆。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还是回家去,父母也并没有要求年轻人一下子就能赚到很多钱。回家给父母送上一份安慰,比金钱更加重要。
回家过年是家人的团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展示或显示自己财富的平台。千万不要有,非要混出个样儿来,否则就不和家里联系,的想法。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你会后悔的,你会发现自己失去了好多。
过年不要看得太复杂化,父母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无论孩子在外怎么样,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多回家看看,毕竟孩子的平安、健康和快乐才是身为父母最大的心愿。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觉得没有赚到钱或者没有结婚就回家,很没有面子,对不起父母,其实根本没必要。春节本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最重要的就是合家团圆、幸福快乐。父母年纪大了,陪伴他们的时间本就不多了,更应该好好珍惜。
春节开销应该量力而行,不该打肿脸充胖子,但在现实面前,有些人是拉不下面子的,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能量不足,却仍然要摆谱,这是面子观念在作怪。
面对年关首先要平稳心态,别盲目攀比,凡事量力而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如果把过年仅仅看成一个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日子,不随波逐流,自己的压力自然会消失。
回家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享受亲情其实比面子、金钱更重要。不管自己得意也好,失意也罢,能回家尽量回家看看,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亲情永远是最好的动力。放下包袱,解开心结,快乐过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