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给许多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最近经常接到陌生短信或电话骚扰,从推销到保险,卖房子的、甚至卖狗粮的、五花八门不断打来电话,而且知道你的名字电话及住址。有的甚至不断寄来宣传品!
有时正在开会的时候,突然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问你换不换房子,有个更大一点的房子要不要。正在休息的时候,电话铃把你从梦乡里吵醒,陌生来电者没完没了向你推销某个产品,保险业务员截长不短地在节假日向你表达关心和问候,让你很烦恼。
刚买了新房,装修公司、家具公司的电话就不断打来。刚生了孩子,推销婴儿用品的短信接二连三……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经严重干扰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
最近邻居家儿子刚刚出生不到三天,就已经接到保险公司、奶粉公司、宝宝摄影、喜蛋公司等各式各样的推销电话。
来电的人是谁,您自己无法知道,但对方却清楚地掌握了你的个人信息,甚至包括性别、年龄、住址等等,你的信息完全在对方的关注之中。
一些是通过短信发来的广告、有的直接打电话上门推销业务,很多市民都碰到过的事情。让人无奈而烦恼。
当素昧平生的对方,一口气报出你的真名实姓、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真是倒吸一口冷气?很多人都会问,我的个人信息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呢?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经常使用个人信息,也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我们在求职应聘、购房办证、银行开卡等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复印身份证或填写表格,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我们平时买飞机票、火车票需要填写身份证、手机号码;办理各种银行卡、会员卡会被以各种名义要求留下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细想起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提供着我们的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被收集后,究竟是如何管理的,根本无人知道,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常常会因为商家的管理不善或者恶意泄露而被盗用。
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问卷调查、会员登记等方式收集用户姓名、职业、年龄、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在购物网站注册等填写个人信息也有可能导致信息泄漏。名片代印机构储存了大量个人信息,也有可能是泄漏信息的渠道。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渠道很多,信息保护工作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管,受害者被骚扰之后又投诉无门,这使得不法分子更加猖獗。
个人信息泄露往往侵犯了个人隐私,侵害了我们个人的合法权益,干扰了人们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束手无策。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
为防止自己的生活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受到干扰,市民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要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最好的办法是,能不填的个人信息尽量不填,能少填的信息决不多填。有了这样的谨慎,才可能使自己侵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本降到最小。
个人信息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外泄个人资料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法律严惩。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最终还是要通过立法在我国建立相关的保护制度,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保护个人信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