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该不该暗中跟踪孩子?

(2012-05-24 04:12:24)
标签:

少儿

跟踪

信任

子女成长

知情权

杂谈

校园

分类: 生活

     很多家长通过调查跟踪掌握了孩子在校内外行为,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父母对孩事事不放心,究其原因在于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不了解孩子的人格,以初一到高二的学生家长居多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最近总在学校附近探头张望,躲躲闪闪很神秘。一看就知道是家长踪孩子的。 

    家长最近发现孩子频繁给一个同学打电话,把自己的东西锁在抽屉了。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安。拽上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教育孩子,孩子不服气。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面学坏。为了避免孩子犯错误,她已决定请假一周,每天跟踪孩子上学 

   家长认为小孩没有什么隐私,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去查看了孩子的手机、电话本,甚至偷听谈话内容。但她还是不放心,万一女儿和男孩子好了怎么办?没办法她只好秘密跟踪。

    在家长眼里,跟踪孩子的行为好像是理所当然的,真正合格的家长应该是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说出自己心里的秘密,而不是采用过激的方式去获取自己想要的。

    其实跟踪行为对孩子伤害很大。一旦被孩子发现自己最最亲的人却也做出了不信任的姿态,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从小在心里就有一个阴影,他无法相信任何人,如此长时间的下去,会让孩子的眼前所看到的只有黑暗,有无法言语的对社会恐惧。

    家长怀疑孩子早恋,有盯梢的行为是由于和孩子不常沟通和不信任造成的。男女青少年之间产生好感和爱慕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不要显得过于紧张,把神经绷得太紧。

    采取跟踪和偷看日记等不正当的方式盯梢孩子,那样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应该和孩子像朋友那样及时交流,及时疏导,告诉孩子青春期男女同学互有好感是正常的,那不是早恋,是友谊  

    家长要多抽些时间关心孩子,平时多聊聊天,什么话题都可以敞开谈,这样孩子才愿意多与父母沟通。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家长不妨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和行为,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思考问题,这样孩子也能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我不赞成这种做法,跟踪孩子体现出来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也是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一种表现。当家长发现孩子和平时不一样时,应和孩子谈谈,帮孩子分析为何出现这一状态。

    孩子是自由的个体,不是家长喂养的笼中鸟。监控孩子的做法并不明智,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可以正确引导孩子交友,但不能封杀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父母怀疑什么事,可以从旁了解,从孩子的朋友、周围的同学那里打听,然后再正确引导。 

     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中,他们不需要父母的参与,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开始把日记本锁进了抽屉,许多事也不愿和父母商量。其实这一举动是很正常的,做家长的不必过于担心。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这种猜疑和跟踪式的关心实在是不可取的。

    信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只有跟孩子的关系是密切的、良好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

    

 

 

 

 

      家长该不该暗中跟踪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