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家长开始心急上火了,孩子参加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高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得相当严重。
邻居家的孩子今年要高考,高考是大事,家长紧张的睡不着觉,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经常为孩子高考的事吵架。
父母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叨唠着怕孩子考不上大学,还经常把孩子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家听。时时对孩子说,要抓紧时间复习,其实孩子的心理也非常紧张,越说孩子越紧张,越说孩子越烦躁。
家长让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做这,不准做那,电视也不准孩子看,要孩子放弃平时的爱好。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面对高考,考生心态好,在高考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家长在考前还是像平时一样唠唠叨叨····整天抱怨,会影响孩子复习和考试。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家长应该注意保持家庭自然、和谐、安静、轻松的氛围,尊重孩子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强行戒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做积极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高考 。
孩子的乐观心态首先源自父母、源自家庭,如果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积极,他会信心倍增。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有影响,一个愁眉苦脸的家长要想孩子不紧张,那是很难做到的。
家长在这期间能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能真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
高考是很重要,上大学是很好,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家长不仅首先要纠正自己的不合理观念,还要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高考,无论成败,它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努力,是个人成长中的一次特殊历程。
用积极的语言来暗示,如别人行,你也能行,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等。这样孩子的复习效率较高,自信心也会随之日增,这样就可以使孩子经常能保持一种愉悦的情绪,不断地奋发向上。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与孩子进行轻松的交谈,陪孩子进行一些积极的休息,如听音乐、适当的运动、散步等
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一定要比孩子更加冷静,多给予鼓励、少唠叨,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发孩子树立自信心,力争考出佳绩。
考生只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考试的得与失,自然会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走向成功。
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国家的明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我们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