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车成自然,出门就抬手

(2011-08-26 06:28:44)
标签:

少儿

美德

习惯成自然

提前消费

依赖心理

校园

分类: 教育

     一位家长那个说自己的孩子每月打车钱就好几百。打车出行已经成为孩子的习惯了,一出门就招手,打车代替走路。

    在很多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表现在了孩子身上,优越生活的独生子女不在少数,家长怕孩子受苦,还额外给打车的钱。青少年正处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过早的富有过奢侈的生活,对他们的成长、未来发展并不利,还会助长孩子们盲目攀比的心理。

    家长说,就这么一个孩子,自己也能负担得起,只要孩子开心,我都会尽量满足的。不少家长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在日常生活中一味纵容。 

    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就要让孩子适当尝尝苦头,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财富来之不易,也根本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根本不懂得节俭二字,只要求吃好的,穿好的,越高级越好,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生气。

    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一些懒散、自私、不负责任的不良品格,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固有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近距离、最直接的榜样就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孩子身上的优点、美德是家长给的,同样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也难辞其咎。

    一出门就打车,我坚决的反对。不远的就应该步行走路,走一走既可以锻炼身体。让孩子自己走路,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是孩子接受课外教育和成长的一个机会! 

   让孩子知道节俭是美德,也是生活的必需。父母要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难,理解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节俭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帮助人渡过难关。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过分奢是只能使孩子贪图安逸,失掉勤劳朴实的品质。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克服攀比心理,教孩子比学习、比劳动、比品德。

    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努力的方向。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永久财富。好的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的积累,教育孩子就必须从自己着手,从小事着手,以身作则。  

    节俭可以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培养对他人的爱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家庭富裕的孩子,父母花上几百不在乎,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容易产生物质上的优越感,增加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家长切莫忽视孩子节约习惯的培养,  

    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孩子良好的节约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让孩子长大后不断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自豪,就会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不可估量的财富,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未成年人更不应以消费主义为价值观,盲目追逐高消费过早享受。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具备消费的条件,心理上也尚未完全具备消费的辨别能力。对他们而言,养成正当、合理、有品位的消费观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急于拿着父母给的钱去提前消费。

    现在的孩子,太受呵护了,让孩子们受点苦吧,如果没有经过艰苦的锻炼也就不会成长。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打车成自然,出门就抬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