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物价仍旧持续上涨,给城市居民带来不小的压力。周末小区里来了一个卖米的,满满一车一会就抢光了。原因是比超市便宜点,老头老太们都抢着买。有人说老百姓过日子就得算计,肉涨了可以少吃,粮食不能不吃吧。再涨下去可真的有点受不了,靠工资生活能省就省一点!
一位退休大妈聊起物价来,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作为老百姓最希望的是物价能够稳定,必定老百姓收入不高,柴米油盐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蔬菜以前一斤一元左右,下现在很少见一元的菜了,西红柿三四元,苹果五六元,100元感觉就像10元钱!这点退休费还要省这花,不然不够!
还有一位老大爷叨唠,我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本想安享晚年,物价不断上涨,老伴有病,物价上涨,又找了份工作,变成了再就业一族。这些退休的老职工,每个月退休金一千多元,现在物价涨得厉害,退休金根本不够花了,在生活的压力下只好又重新找份工作,满足家庭开支。
每月的退休金和再就业的工资加在一起支撑起一个家,每月的正常开支包括水电、煤气、物业、电话、有线电视费,冬天还要一次性叫两千多快的取暖费,这都属于家庭固定开支。如果再生病生活压力就更大了!
这几年退休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是什么都上涨,实在承受不了,食品类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在工资收入不能同步上涨的情况下,就会占去其它消费。物价上涨成为头等社会问题,居民菜篮子越来越沉重,退休老人感觉钱不值钱。对普通百姓来说不接受也得接受,不能容忍也得容忍!
现在是物价继续走高,市场物价秩序混乱,商贩漫天要价,乱涨价现象突出,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让不少人感到困惑。两极分化悬殊、贫富差距,将导致社会更大的不公平,使得低收入的老百姓将很难承受。一旦通货膨胀的势头愈演愈烈,那么严重的通货膨胀将会诱发社会的不安定,造成社会关系的紧张和不稳定。
政府应该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对物价适度上涨,控制在百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贫困家庭、社会弱势群体不因物价上涨而生活水平下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