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串门发现上二年级的孩子收了压岁钱就是不给妈妈保管,而是主动交给爷爷保管,明显不信任妈妈,妈妈在边上站着很尴尬。平时孩子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不和爷爷在一起,可他宁肯信任爷爷不信妈妈。我看了很不解,为什么最亲的妈妈得不到信任?非要把钱交给爷爷?
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看来还是妈妈的问题。在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是高高在上的,什么事情只有他说行或者不行的权利,孩子永远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家长的这种权利让孩子产生了距离感。
还有的家长满口答应孩子的要求或随意向孩子许愿,却把自己的许诺忘一边了,甚至还会斥责孩子无理取闹。不经意间给孩子一种受骗的感觉。孩子从而不再相信家人的话了。如果这样,那就需要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答应孩子的要求就要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讲清事情的结果,让孩子在生活中去验证妈妈没有骗他。
其实教育孩子和社会人际交往是一样的,有承诺必须兑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孩子,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做家长的威信,同时也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信任对于一个家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失去了对家长的信任,会去与别人沟通,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方法了!
看得出来妈妈非常的想了解孩子的心里,想知道孩子的想法。那就必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运用合适的方式去牵引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给与尊重,懂得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言行一致,事事处处讲诚信,真正做到言行一直,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信赖和依赖的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