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课堂】吴正宪老师《小数的意义》实录及赏析

(2021-06-25 16:00:07)

师:那今天吴老师请你在0.10.60.40.90.3等等这样的一位小数中,选一个重要的人物,如果你选,你觉得谁最重要?为什么?

生:我想选0.1,因为别的小数都是几个几个0.1组成的。

师:有道理没?

生:有。

师:很多同学都同意把0.1这个重要人物选出来。刚才那个男孩说的,这些小数都是由它一个一个的组成的。拿出手来,123456,数了6就是几?

生:0.6.

师:0.6里有几个0.1

生:6个。

师:0.4里呢?

生:4个。

师:0.9里呢?

生:9个。

师:0.3里呢?

生:3个。

师:他选的0.1是有道理的,其他小数都是由0.1这个小数一个一个的积累成的。

片段赏析

“重要人物”这一形象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原来所有的小数都与“重要人物”息息相关。吴老师紧紧抓住核心概念不放松,始终围绕着小数的计数单位展开对话。学生在不断地数数中,加深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凸显了给核心概念以核心地位。

片段2

教学实录

师: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啊?你看,这变了。(师在表示0.6的正方形纸上画了一点阴影)现在还能用0.6表示阴影部分吗?

生:不能。

师:那么此时此刻这个图上阴影部分又该怎么表达呢?为什么?每个人静静的想一想,你猜到了什么?得说道理,两人或者小组四人说一说。

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好不好,你们猜的是几?大声地说一说。

10.65

20.61.

30.63

40.62.

师:你们说这个数你们猜不好,说这个数要比0.6大,比0.7小。(老师在黑板上画图记录)

师:如果这个数在0.60.7之间,那么可能在哪儿呢?你能给它点个点吗?

(生画图。一个画在0.61的位置,一个画在0.65的位置)

师:你同意红色的还是黄色的?

生:红。

(请画0.65的同学过来)

师:他们都不同意你的意见,他们认为这个数很有可能是长在这里,问问他们为什么?

生:为什么这个数会长在那个位置?

生:因为如果长在0.60.7的中间,那正方形纸上那个就应该画到中间。它长在这边就是0.61,长在这边就成了0.65,在中间。你觉得呢?

师:这个女孩她还看到这个图离得0.6要近一点,离得0.7要远一点。所以在这条线上,它会长在0.6的近处,离0.7要远一些。

片段赏析

通过想、猜、画、问,一系列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正是这一连串的动作,让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认知冲突中,“诞生”了两位小数。

片段3

课堂实录

师:刚才这个组还喊了一个和你们不一样的小数,是几?

生:0.01

师:他说他在这幅图中还看到了0.010.01在哪里啊?什么意思?

生:100份中的1份就是0.01

师: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只知道0.1表示十分之一。你刚才说100份中的1份可以用0.01来表示是吗?你是怎么推出来的?

生:因为一个正方形里面分成了100份。

师:我怎么没有看到100?你怎么看见的100份?你能把你看见的表达出来吗?

师:她在继续分,分啊分啊,她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多少份?

生:100份。

师:我们来看,她把她心里的100份已经画出来了,这个红色的格子正好占了100份里的1份。也就是一百分之一,也可以用0.01表示。

师:刚才我们把正方形分成了10份,这1份就是多少?

生:0.1

师:分成100份呢?这一份多少?

生:0.01

师:有点不一样。刚才那是一位小数,现在出现了两位小数。

师:你们能在10条当中想到还有100个格,前面还有6条,就是60个格,加上这1个格,你们说是多少?

生:0.61

片段赏析

   精心的留白设计,给学生的思考带来了挑战,也给他们带来了创造的机会,不断精细化单位的过程,是他们创造的过程,是他们想要表达而产生“继续分”的需要,因需要产生了新的计数单位——0.01。新单位就在继续分的过程中产生了。

片段4

课堂实录

师:(画一个小正方形)可以是1吗?(画一个长方形)这也是1。(画一个大正方形)这是几?

生:1

师:都是1对吧,只不过这个1有点小,我们叫小1,这个1是中1,这个是大1。同学们,它们自己独立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做1个一对不对?

生:对。

师:那现在看,老师要把这个小1放在中1里边了,假如中1可以分成10等份,它还是1吗?

生:不是。

师:是多少了?

生:0.1

师:这个小1没变啊?当它有了集体的时候,它又有了新的称谓。小1与中1有了10倍的关系,所以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

师:还是这个小1,我把它放到了大1里边来,假如大1能分成100个格,那么小1在这里边叫什么?

生:0.01

师:它不就是个小1吗?怎么又变了?

生:如果小1和其他的数有了倍数关系,对于它自己来说还是小1,对于大1来说,它就是0.01了。

师:单独的时候,它们都是各自的1,当有了集体的时候,它们就有了关系,那么十分之一的关系就是?

生:0.1

师:百分之一的关系就是?

生:0.01

片段赏析

  借助直观模型,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计数单位有大有小,但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形结合,帮助儿童形象地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不同大小的“1”,渗透了位值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课堂实录

师:你们能不能让1十倍十倍的长,可以吗?

生:可以。

生:10100100010000

师:所以小1可以长长长,因此就有了《三字经》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生:万而十万,十万而百万,百万而千万,千万而亿。

师:长下去,这条路有没有尽头?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可爱的小1就只能长吗?

生:能缩。

师:好,我们也让它十倍十倍地缩下去好不好?

生:0.10.010.0010.0001

师:还能缩吗?原来这条缩的路也是没有尽头的。

片段赏析

   此环节,吴老师形象地通过伸缩的动作,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数的无限大与无限小。这个环节由“1”开始,在不断扩大与缩小中,理解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和继续均分的过程,从而体会小数和整数的统一性;利用十进制计数法计数,体现了十进位值。

课堂实录

生:细分这么多单位,有什么用?

师:你们想知道干什么吗?

(找2名同学到黑板前)

师:我说,我们三人的身高都是1米多。

生:到底是1米多多少?

师:所以1米这个单位不满足了。都1米多,但是高矮不一样,所以得把1米这个单位细分成几份?

生:10份。

师:1份是1分米,那好,男孩13分米多,女孩13分米多。满足了吧?

生:还不是精确的数字。

师:那1分米又不灵光了,得把1分米这个单位再细分成10厘米,男孩13分米5厘米,也就是1.35米,女孩13分米3厘米,也就是1.33米。

师:那我现在请问,细化单位,到底为了什么?

1:为了精确。

2:细分单位,可以测量更细致的东西。

师:原来细分单位,是为了满足我们更加精确地表达。

片段赏析

  此环节从两个维度让学生感受小数的产生,一个是从生活的角度,即日常生活的需要;另一个是数学的角度,即计数单位细化的过程。学生在计数单位不断细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价值——能够精确地表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