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桀纣之失天下也(《孟子》选读之五)

(2010-01-15 17:27:00)
标签:

文化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躯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也,苟为不畜 ,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 及溺此之谓也。”

【注释】

. (kuàng):旷野。. (tă):水獭。. 爵:同.(zhān):鹰一类的猛禽。.(ài):一种药草,放陈几年再用,效果更好。.畜:同.载:语气词。.胥:相,皆。.及溺:遭到淹没.

【译文】

孟子说: 夏桀和商纣的失掉天下,是因为失掉了人民,失掉了人民,是因为失掉了民心.得到天下有方法:得到了人民,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有方法: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了;得到民心有方法:(百姓)所希望的替他们积聚起来,(百姓)所厌恶的不要加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的归附仁,就象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树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替商汤和周武王把人民赶来的,是夏桀和商纣,现在天下的国君如果有喜好仁的,那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人民赶来了。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行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就象得了七年的重病必须找到放了三年的陈艾来医治,假如平时不积蓄,终身都得不到.假如不立志于行仁,终身都会受忧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里说过:那怎么能办得好,不过一起遭到灭顶之灾。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简析】

本章首先阐述夏桀、商纣失掉天下的原因,即失掉了民心,然后层层推理,揭示得天下需得民心的道理。如何得民心呢?孟子概括为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也就是要了解百姓的需要,为他们做好事、做实事;而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伤害他们的感情。这也是本章的中心所在。最后,孟子结合当时的实际,指出那些欲王天下者“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虽然孟子是在为统治阶级总结教训,但它所提出的”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则无疑是有深远影响的。

【相关链接】

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

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