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周六泰安中到大雨,大风4-6级,阵风7-8级。户外各路人马出于安全考虑,活动纷纷取消或改期。凡事有弊有利,天气由天,心情随心;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不改是姿态。我三个周没去泰山了,毅然选择做一个风雨中的逆行者,吉人天相,替补名额转正,成行。想好了备用方案:若雷雨交加,泰山廊亭赏风起听雨落;若和风细雨,就沿景区路雨中漫步。
行走在骆驼岭上,天空并不亮堂,仰望俯视,都不见阳光。远处近处一片灰蒙蒙,气压很低,有些呼吸不畅,小北风刮得力道十足。打卡骆驼石、八戒石、绵羊石。天时地利,去寻找我心心念念了好几年的隐佛崖。大体方位我知道,没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
远远看见一个蓝色牌子,上写着“隐佛崖”及其形成原因。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在该地质遗迹点处山沟南侧峭壁下,由西向东仰望,就能看到一尊侧立的佛像,隐于崖壁之上,守护在脐子沟口,庇佑着一方百姓。又一次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叹原生天成,非人类可复制。心存敬意,拜别隐崖佛,没走回头路,沿沟底上行。
不时在光滑的乱石间蹦来跳去,还得躲闪着路边的灌木,以免被划伤。沟底的的路好几年没走了,也只适合春天走走,其他季节植被茂密、沟底有水或者雪,攀爬起来都有一定难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路开始变得平缓起来,很快与脐子沟半山腰绕行的常规路汇合了。脐子沟的冰瀑还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涌动着清晰可见的流水,山里的野蒜已经长出旖旎的绿意。看来不管倒春寒怎样施虐,都抵挡不了春天的脚步。轻车熟路十点半到达脐子沟顶(风雪饮酒处),此处地图标注海拔1000米。
此时天色变得灰暗起来,漫天的乌云如海水涨潮般汹涌而来,云雾氤氲,冲突腾挪。大风威猛任性,呜呜咆哮着,恣意地狂吹,吹乱了长发,吹透了衣衫子预报中的雨要来了。宁静和西楼想就近走姜美人、龙山,一向谨小慎微的我,感觉龙山下雨更不好走,一个说带着绳子呢,一个说不用绳子。权衡一下,狂风大雨的话,还是风门相对安全系数高。少数说服了多数,原计划继续,向风门开拔。
不是每一个山垭口都叫风门,迎风岭上已是刮得站都站不住了,帽子几次被刮跑。到了西风门口,狂风肆虐,猛而有力,打着响亮的唿哨,横扫万物。大树跳起了疯狂的“迪斯科”,随风猛力摇摆着,伴着咯吱咯吱的怪叫声。枯草弯腰伏地,发出大难来临的呼救声。我这吨位的,都胆心自己会被狂风卷走。宁静执着地去爬西风门口的青蛙石,劝说无效,心里替她捏了好几把汗。给她拍了几张,我看着那石头都在摇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嘱咐西楼留下陪同宁静,我和冬雨慌忙离开,前方50米拐弯处等候他们。
风门的路倒是没有峭壁陡崖,基本都是覆盖厚厚腐殖层的泥土路,有的地方无法抓扣。冻土初融,脚踩在上面悬软湿滑,不小心会摔上一跤。观天上风起云涌,不敢停留,12点刚过,就顺利过风门东顶,到达一马平川的山脊。此时天有些刮晴了,风小了许多,空气说不出的清新,深深呼吸,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朦胧缥缈的山峰,原始茂密的森林,奇异怪状的山石,虚幻如烟的云雾,一副含蓄的水墨山水画。就是光线差点,也没有特效镜头,照片只能是很真实的定格画面。这段山脊是我很喜欢的路,行走其中,天马行空,随心随性,闲适散漫,感受连绵起伏的恢弘,感受泰山的辽阔无垠。醉卧在这未经任何雕琢的纯天然画卷里,有种在天地之间自由徜徉,与之融为一体的感觉;也有一份坦然和旷达,一份简单和澄清在心中充盈,“我欲乘风去,逍遥了无憾”。
雁回峰,恰似一个不规则的直角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雄险无比。据说雁群沟里的大雁飞到这里,就飞不过去了,只能转头往回飞,因此叫雁回峰。前几年都是走峰顶,现在越走胆小越小,越走人越懒,沿左切的成熟小路绕过雁回峰顶。避风的山脊密林边,就地午餐。
坐在山脊的大草坪上,静心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远眺绻绻依依的云雾薄薄地飘在天边,有种光影迷离的幻觉。是山在动?风在动?还是云在动?心在动?忽见远处飞来一群大雁,“人”或“一”字型变幻着整齐队形,发出“咿呀咿呀”“咕咕嘎嘎”的声音。这叫声本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天空带来春的诗意,可是被我听成了对讲机的另一个版本,为了不成为户外笑梗,此处省略500字。
饭后启程,半小时到达八里沟口,此时才两点半。看着这天始终不下,为稳妥出山,我建议去走龙傲山梁,飞鸦峰出山。宁静和西楼说走八里沟,沟里风小,宁静和冬雨想挖野菜,这次我乖乖听从。八里沟的风不大不小地刮着,我不紧不慢地走着。风里有春天的味道,风里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早开小野花的香味,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你闻到了吗?
三点整,到达小樱桃园,风小了,雨来赴约了。这雨下得淅淅沥沥,似乎是对久违大自然的绵绵倾诉。它仿佛是春风送来的一抹清凉,少了几分寒冷,多了些许静谧和柔婉。听着隆隆的打雷声和增雨炮的当当声,穿上雨衣,套好背包罩,静候这贵如油的中到大雨。两位挖荠菜的美女,连雨衣都没顾得上穿。看着这时紧时疏的细雨,远近飘忽中,思绪就有了入禅的古韵。我忍不住伸出双手,轻轻把这细雨捕捉,揉进了花草香的雨气,淡淡地浸入鼻腔,丝丝清甜,慢慢的沁入心脾,每一血每一脉都感觉那么得舒爽通畅。闭上眼睛,微醉在这份难得的宁静和舒适的悠然里。风来不动,雨来不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建岱桥,我看到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景象。不知是春雨邂逅了这繁花似锦,还是鲜花吐蕊染透了春雨?看着羞答答的这花,不粉黛不张扬,花瓣上挂着晶莹透亮的雨珠,更加明媚雅致,袅娜多姿。
龙潭水库烟雨朦胧,云波浩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此时脑海中浮现的是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桥段,不由自主地哼起“西湖美景三月天来,春雨如酒柳如烟嘞”,哈哈。
翘首期盼中,终于等到挖荠菜满载而归的俩美女,此时风停了、雨住了、天晴了。天际云层间,蓦然裂开一条缝隙,一道金色霞光鲜亮亮地透过云层斜射下来,霎时间,金光万丈,渐渐红了西边那片天。4点50分坐上49路,结束驴程。
风里雨里,云里雾里,行走在泰山里,一切不过是因为热爱。每一件事很难做到极致,但能一直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我,纯原生态的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