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2011-08-14 14:55:22)
标签:

转载

位于五贤祠北凌汉峰山腰的三阳观,松柏葱茂,麻栎蓊蔚,泉石铿然,幽奥静僻。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隐此凿石以居而名。明于慎行为之记:“入门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阁。又左为客寮四楹,以待游镳。”

http://s3/bmiddle/4de466a844c2417e50d72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观以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大殿为中轴,两侧配以道房、客室,1976年拆除,今仅剩山门、混元阁及圣母殿天梯石阶。殿址前石崖壁立,上书“全真崖”。观内外残碑断碣,荒草蔽掩。今存明万历年间萧大亨撰、王应星正书《三阳庵新建门阁记》,于慎行撰、王应星书《重修三阳观记》,于慎行撰书《登岱六首》,三阳弟子昝复明立《钦差太监樊腾遵奉大明皇贵妃郑淑旨皇醮记文》及冯玉祥《赞满大炼师碑》。
观内有双泉,清冽旺盛。山门外道西有道士林,王三阳及其道徒墓和墓碑尚存。
三阳观东北是凌汉峰,峻拔陡峭,三峰并峙,松林茂密,栎树间杂。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石匠姜博士及道人孙上座在此结寨抗金,题刻、房基、石臼等尚存。

 

CCTV.com-国家地理-走遍中国   泰山三阳观 - 风光摄影 - 蜂鸟摄影论坛 http://s12/bmiddle/4de466a844c2418981a6b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6/bmiddle/4de466a844c24585eadf5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0/bmiddle/4de466a844c245d77cc79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0/bmiddle/4de466a844c24624d63b9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3/bmiddle/4de466a844c2467326d1c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

 

【推荐游泰山一条新线路】普照寺-三阳观-白阳坊-黑龙潭-天地广场,全程大约10公里。

 http://s8/bmiddle/4de466a844c24116fee27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http://s12/bmiddle/4de466a844c2418981a6b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wbr> <wbr>赞泰山双柏树

http://s4/bmiddle/4de466a844c241ec3ebd3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泰山脚下休闲游

先去五贤祠。泰山五贤祠位于环山路上原炮兵200师住地的北部。东近普照寺,西近冯玉祥墓。由于整编,部队住地已经是人去房空,进山道路两旁有几处饭店在红火营业,营房大部分倒塌,有少数房屋内住着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家,整个环境破败不堪,到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真难想像在泰城还有这样一个所在。

 

忍耐着穿过营区,来到一个高坡前,只见在东西北三面山峰的环抱下,一座古建筑独然立于高处,振壮哥告诉我说,这就是五贤祠了。一棵足有一抱粗的高树挺立祠前,满地黄色的落花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学过植物学的我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棵皀角树。进入五贤祠,看了介绍才知道,这里原是唐代道士周朴在此修道的古老道观,创立时名“栖真观”。北宋时,著名学者孙复、石介在此讲学,改称“泰山上书院”。明嘉靖年间在此建祠,到清道光年间重修,祀孙、石和来访学的理学家胡瑗、明代进士宋焘和清代大学士赵国麟,始最后定名五贤祠。

五贤祠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祠庙,西为讲书堂。祠内一块民国年间《泰山五贤祠五贤事迹碑记》,记载了五贤们的治学事迹。这个当时著名的书院致力弘扬理学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并自成一体形成了对后世有相当影响力的“泰山学派”。在祠里我们还看到了冯玉祥在此读书时写下的“为大多数人谋最大的幸福为职志”的碑刻,读来感慨万端,深为先生的高风亮节而景仰之。

出五贤祠东行,见山沟旁有一造型朴拙的石头亭子,名“洗心亭”。从亭柱上“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云过峰头流墨气,水来祠畔度书声”的题联来看,当时沟内应该是溪水潺潺,清水环绕,古有投书涧之称。附近另有“讲书台”、授经台“、侍立石”、“能使鲁人皆好学”、“弘毅”等石刻和明钦差巡抚赵贤的“胡安定公投书处“的题字,可以想见书院当时的盛况。如此风景掺和着学子们的琅琅书声该是多么的别有风情雅致。在亭子内额头上有冯玉祥题写的:“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头的人应当拼命夺回来。”现在读来仍振聋发聩。再向东有千年古藤,古老苍劲而又充满生机的紫藤树,让人叹为观止。但此时没有了泉溪之声,惟久留遥远的追忆了。

 

再到三阳观。从五贤祠顺小盘道向北,山林更加茂密,景色更加秀丽,松柏杂陈、针阔交错,深涧伴径,却是一个风景绝佳好处。继续上行,沿路两行数百年的古柏夹道,绿荫森森,把阳光和热气隔离开,顿觉心怡神爽,烦虑皆消,回望泰城,不见车水马龙,只有一幅现代城市画面静静地在脚下,处此高度,仿佛进入了静心无扰的境界,怪不得崖壁上大大的书刻着“迎仙门”的石刻。又连登几个高度,折过几处弯道,山坳处一石砌建筑晃然入目,振壮哥说,这儿就是三阳观。门前铁铸铭文载,三阳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东平道士王阳辉,字三阳,携弟子历经3年,就地凿石建成。至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大学士萧大享又出资重修,形成壮观的宫宇型制,被称为“道家之秘境,寰宇之大观”。观门是由碎石砌成的,方石拱形,红门内,迎面是一绘着太极图的影壁。后面一个宽大平坦的院落,院内有两株高大的银杏树和千头柏,还可看到两处山泉的痕迹。拾阶而上,又是一个平台院落,一字排开分别是石拱式的真武殿、卧龙宫、三观殿,门前有巨大的两棵古柏,老树虬枝,生机勃勃。另有一株流苏大树繁花似锦,白色的花怒放着,据当地人讲,秋天硕果累累,也是此观一景。此处有萧大享撰文的三阳庵新建门阁记、礼部尚书于慎行写的重修三阳观记和撰书《登岱六首》和两块皇醮碑。从平台中央的石门再向上到另外一层平台,左右分别是混元阁和配房。混元阁全部用石墙石柱构建,是泰山古建筑中富有特色的建筑群。从此向下看,那株流苏白色的花如一堆白雪,分外惹眼。再向上就是66登阶如悬梯的石阶,上面高耸的就是三阳观里最主要的建筑——天仙圣母大殿。门前也是两株高大挺拔的唐代古柏。里面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即泰山老奶奶。。三阳观三层院落,一进高过一进,落差达60多米,显得整个道观巍然壮观。观门外右侧有一大石台,名“救生台”。观门前方有一处道士林,从乱石堆砌的墓前的碑刻来看,王三阳及其弟子羽化升仙后即葬于此地。看到一座座简陋的石堆,与当时观内拥有二百余道士的盛景难以成比例,仙家尚且如此,况普通人乎。三阳观北依凌汉峰,周围重峦叠嶂,风声云影,气象万千。选在此处修练可谓眼光独到,高远清静,与世隔绝,可以想见夜晚独对星空,向天问道,几于天人面对面握谈,真圣境也。

 

最后去的是经石峪。从泰山斗母宫离开上山盘道向东北行不远,在一处三面环山的河谷的溪床上,有一大块平地,上面有1400多年前书刻的大字,这就是人称经石峪的地方,又称“曝经石”或“晒经石”。石上镌刻着隶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据说,以前从山谷中流下的水漫这片经刻而过,长年剥蚀,加上人们可以随意到上面践踏、损毁,原来有4000多字,现仅存1100多个。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用笔安详从容,风神淡泊雍荣大度,结体奇特斜倚相生,充满个性。被尊“大字鼻祖”和“榜书之宗”。为便欣赏,字都涂上红色,很醒目。每个字都约一尺见方,所以看得分明。我捎懂点书法,觉得那字遒劲有力,雄浑朴拙,十分大气。现在为了保护这片经刻,四周建起了石栏,人们只可远观不能走近。流水也被人为改道,从一边流过。一位老人昼夜在此看护。在山路旁,石壁上刻有许多赞美的石刻、诗联,其中有两块都刻“瞻布”二字,其中一块还在“布”旁加上了三点。可见当年水很大。据最新的确认,这些字应该刻于北齐时期。我的想法是应该在经刻上面加盖玻璃罩加以保护,否则天上的雨水都是酸性的,肯定对石刻有损害。如果我们不认真加以保护,用不了几百年也许人们就失去这一文化瑰宝了。

 

http://s6/bmiddle/4de466a844d3a9f98cff5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5/bmiddle/4de466a845b374812ae4e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

三阳观建于明代,位于泰山之阳的投书涧之北。观,依山而成,主要建筑物坐落在南北轴线上。观,为三重院落,有山门,混元阁,正殿及配房等重要建筑。创建这个观的道人叫王阳辉号三阳,携徒弟昝复明(号云山)在此兴建了三阳观。开始是“凿石为窟以居”,后又“营辑庐居”,名三阳奄。王三阳羽化后,云山承其师业,广结众缘,大兴土木,形成入门三重,有殿、阁、台、亭、寮等规模宏大的宫观,从此以后就称为三阳观。在昝复明住持期间,三阳观达到鼎胜时期,不仅民间百姓、达官贵人前来焚香醮祀,说是皇亲国戚来泰山朝拜碧霞元君,也要来此醮典。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钦差乾清宫近待太监攀腾遵皇妃郑淑旨意,来此拜祀岱顶圣母娘娘“保皇子平安”;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郑淑又遣太监来三阳观,“进香三次,礼醮三坛”,以期“皇帝万岁”、“贵妃遐龄”。我想在皇妃在事隔几年之后又来隆重上香,看来是得到了真人的保佑了。

   我们信步而过三阳观,直达黄柏树。(以上这些是根据现存的三阳观墓碑所记,而做一小记。三阳观系全真教派,属全真教果老祖师云阳派。

================

http://s4/middle/4de466a8t82489e481cb3&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1/middle/4de466a8t82489ec23cca&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4/middle/4de466a8t82489f6ba763&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5/middle/4de466a8t82489ff50cb4&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1/middle/4de466a8t8248a0c7c1aa&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3/middle/4de466a8t8248a151097c&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1/middle/4de466a8t736da9cb3b90&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6/middle/4de466a8t736da9d8dee5&690 赞泰山双柏树" TITLE="[转载]泰山三阳观简介  赞泰山双柏树" />

http://s5/bmiddle/4de466a844da136e57fd4 

赞泰山双柏树

在泰山东科学山的山顶,三阳观的西侧,有两株百年柏树,树龄相仿,树干相似,犹如一对耄耋夫妇傲然挺立,默默远视着大气磅礴的傲徠峰,和泰山后石坞的姊妹松可有一比。松柏长青,泰山作证,我已先后五次树下流连,深深体会到泰山一草一木给人的灵性和感情,昨天又从树下神游,有感而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栉风沐雨,一路风霜而到今。在地连理,在天比翼,比肩携手,相敬如宾到永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