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泰安:洗心亭(洗心亭与冯玉祥)

(2011-08-14 14:36:29)
标签:

转载

五贤祠的东边,有一座石亭:洗心亭   泰山名人:冯玉祥  泰山冯玉祥纪念馆  洗心亭对联石刻五副

洗心亭是乾隆四十八年泰安训导周桐等建.上有清人贾培荣题联: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

亭内额版上有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于1932年题刻:你忘了没有? 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去, 有硬骨头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

http://s9/bmiddle/4de466a845d55d3060678

http://s8/bmiddle/4de466a8h5dc416a599b7

http://s10/bmiddle/4de466a845ce22d254cf9

洗心亭在五贤祠东侧,清嘉庆二年(1797年)泰安知府金重修五贤祠时创建了一座四角攒尖方亭,取读书可洗心之意而名“洗心亭”。亭东额“迎旭”,西额“送爽”,北额“洗心”,故名“洗心亭”。洗心亭曾为泰山“宋初三先生”读书、研习学问的地方。四面皆有清人题含义隽永的多幅对联,其中有一联“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来赞美这里的风景与“ 宋初三先生”的发奋研读之精神。洗心亭立在溪水边的石崖上,石亭不算大,造型很朴实,亭内亭外的石柱题联把周围的美丽风光和“五贤”治学精神予以高度赞扬,如:“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云过峰头流墨气,水来祠畔度书声”、“艮止坎流会心不远,言坊行表即目可寻”、“秋月清光凝碧涧,春风余韵满烟萝”等。既充分赞扬了宋初三先生的高贵品质和不朽的业绩,又巧妙地道出了书院布局的和谐与脱俗。

http://s4/middle/4de466a8t8e2854bcf203&69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48)先生反对当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于1932年3月隐居泰山。同年10月赴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寇浴血奋战。1933年8月又重返泰山,直至1935年。后来又于1936年5月和1937年8月先后两次在泰山作短暂停留,冯玉祥在泰山常住普照寺和五贤祠一带,他激于民族义愤,积极联络抗日力量,营救进步人士。潜心治学,探求真理,赤心报国,并处处为泰山劳苦民众谋福利。并在洗心亭留下石刻:“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又将东北三省的面积和人口也刻在石上。日军入侵泰安时,当地人民用泥灰把刻字盖死,保存下来,至今犹在。

=========================================================================================== 

http://s16/bmiddle/4de466a845d490bb0a16f

http://s2/bmiddle/4de466a806fb03dc62361 

http://s5/bmiddle/4de466a806fb03e0deb34 

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 !  冯玉祥    民国二十一年

--正文上面小字记述东三省情况

面临内战一触即发之势,冯玉祥坚持枪口对外不对内的原则,绝不让日本人坐收渔人之利,他一面下令不得对蒋军开枪,一面沉痛电告各省市,各报馆,各团体,各机关并全国父老兄弟姐妹,其中有这样一段:“乃六日以来,舆论之封锁如故,交通之封锁如故,而军事压迫亦如故。既向未参加者对外御侮之南京飞机队,顷亦飞抵来,准备攻察。窃以为内战之在今日,不惟玉祥所不愿见,抑亦国人所不忍闻。连天烽火,遍地灾  ,寄感慨于河山,懔危亡之国祚,正国人同舟风雨,生死相恤时也。纵无曲突徙薪之计,宁不解于扬汤止汤上沸之非。祥爱国,决不忍以救国者而反以误国;祥爱民,亦断不肯以弟民者而反以殃民。曲直出之国人,是非裁诸万世,唯悯豆葺之泣,实羞  蚌之争。且如此而徒为外人造机会,不特智者所不肯为,亦仁人之所不屑道。爱再作世电不示,自即日起,完全收束军事,政权归之政府,复土交诸国人⋯⋯ 就这样,威扬中外一时的抗日同盟军成立仅仅三个月,被近解散。冯玉祥收复东北的壮志未酬,含悲解甲前,他在张垣建了一个纪念塔,把抗日同盟军牺牲官司兵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塔上竖着五尺长的指向牌,歪着指向东北,提醒人们不要忘了收复东北失地。冯玉祥离开张恒归隐泰山后,在五贤祠洗心亭的内壁四周题字:“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了去,有硬骨头的人应当去拚命夺回来”,并在亭子上方刻下东北三省的纵横距离、面积和人口数字。日军入侵泰安时,当地人民用泥灰把刻字盖死,保存下来,至今犹在。

附一:冯玉祥为赠抗日官司兵皮背心一万件致张学良函汉卿世兄勋鉴:榆关陷落,东北垂亡,暴日野心,方张未艾。足下于艰难困苦之时,谋捍御撑持之计,远道闻之,不胜佩慰。祥僻居边塞,懔怀国忧,悲愤之情,不能自解。近见报前方杀敌将士,冒弹雨,犯奇寒,不死于陷阵冲锋,亦死于厉风惨雪,此其可痛,蔑以加矣。刻大战当前,不克与前敌将士共苦辛,内省神明,明用惭疚,兹特募集微款,赶制长皮北背心一万件,托邓仲芝、李时甫两同志送上三千件,即请查收,酌发前方士兵,聊备御寒之用。其余七千余件,分赠殿英、明轩、更陈、培五诸同志所率各部。此区区之数,诚不免杯水车薪之感。然倘能再募巨款,当陆续以筹之,斯亦万不得已之中尽心力之所能及而已。再,此次榆关受伤官兵,皆为极惨烈光荣之牺牲,未能亲政慰问,时抱弛慕之忱。爱置赠品数事,一并  去,并希代赠诸壮土,不腆之物,藉表敬意耳。现寇患益深,国仇待雪,维足下为前途珍重。书不宣意,敬祝努力。冯玉祥拜启。二十二年元月十九日。

 

一心为民冯玉祥

泰安有一种说法,来泰安如果不去瞻仰一下冯玉祥墓,妄来泰山。众所周知,冯玉祥曾两次隐居泰山,对泰安影响极深。环山路紧靠冯玉祥纪念馆而建,为更多的游人瞻仰冯将军的墓地、缅怀英雄提供了便利。在泰山脚下有座“大众桥”,桥东头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陵墓,墓壁上镌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七个金色大字:“冯玉祥先生之墓。”冯玉祥的骨灰在墓壁中央的洞穴内,外嵌他的侧面铜浮雕头像。头像下又嵌黑色磨光花岗石方碣,上刻冯玉祥写于1940年5月的隶书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爱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这首诗朴实无华,气势雄沉,与冯将军的性格相仿。
  泰安市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冯玉祥将军一生与泰山有着不解之缘。1911年冯玉祥响应武昌起义,组织辛亥革命军在滦州起义,因势单力孤兵败。以后冯玉祥捐资在泰山上修建“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祠”,纪念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并在祠内墙上题字“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将军反对当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于1932年隐居泰山,并在洗心亭留下石刻:“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侵占了去,有骨头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又将东北三省的面积和人口也刻在石上。同年10月冯玉祥赴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与日寇浴血奋战。1933年8月他又重返泰山直至1935年。以后冯将军又两次在泰山居住。在泰山上他积极联络抗日力量,营救进步人士,并潜心治学,追求真理。

====================================================================================== 

洗心亭不远处,一排平房前,一棵粗大的藤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难得一见的古藤留影纪念 再向上登,石阶西侧出现一座小楼,走上去看,小楼的墙上题写着:凌汉阁

====================================================================================

泰山后石坞:有一段石壁非常漂亮,就像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泼墨山水画,让人叹为观止。从西尧观顶的垭口通往老虎口的山谷中,出现了一片一片的岩石。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组一组大气磅礴、浑厚亘古的景象,美不胜收。有一段石壁非常漂亮,就像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泼墨山水画,让人叹为观止。

http://s6/bmiddle/4de466a845ce23c11a5c5

===============================================================================

http://s7/bmiddle/4de466a845d832f4ed1c6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