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明心见性”之后干什么呢?

(2022-03-21 22:11:50)
转载----“明心见性”之后干什么呢?

古人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后是否还要修行,如果要修,那么见性后修的是什么?说一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就像一个3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和一个60岁评为教授的人,他们之间的阅历,是否有很大区别呢?又如一个刚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叫大学生。考上大学,说明已注册成为大学生了,但与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又有很大的不同。佛教里有古佛、现代佛,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见性后,就意味着你入了佛的果位,但佛的整个历程你并没有走完。也就是功夫还不到家。见性后如不继续用功,久而久之,连见性的功夫也会失去。过去有很多祖师,明心见性后,由于急急忙忙出来弘 法,有的几年弘 法下来,见性的功夫失去了。因为他的功夫不扎实、不深厚。就如你们原本已很会写字了,十年不写了,再提笔,不会写了。即使会写,写出来也是歪歪扭扭。就是因为不经常写的缘故,才致使提笔忘字。过去经书上经常讲:“言下大悟。”悟后又去干什么?下面都不谈了。通常只用“作礼而去”、“欢喜奉行”。究竟去哪里呢?谁会回答这个问题?(有人答:修行去了。)对,回答得很对。有的书上用“信受奉行”四个字来代替。现在很多佛教徒,只“信受”了,但没有“奉行”。所以好多人经常说:“道理都明白。”但遇到问题时,你所知道的,根本不管用。因为你悟到的东西,还没有亲身实践过一遍。我说过多次,佛法是要靠实践的。如果只有理论,功夫未跟上来,犹如一个人走路时,只有一只脚迈动,另一只脚未跟上来,一定无法平衡的。

我曾经讲过,见性的人一样还有业力牵引他。之所以有业力,是因为见性后八识心田里还有习气存在。既有业力存在,就意味着他有时一定会被业力牵着跑。你们认为“见性”指的是什么呢?所谓“见性”,就是见到本来面目,也即“佛性”。见到本来面目,并非功 德圆 满。你们会认为,成佛就功 德 圆满了。究竟“见性”与“成佛”还有多大距离呢?既有距离又没有距离。为什么这样讲呢?你如果见性后能够让心田里的种子彻底转变,就直入佛位。若八识心田里的种子还没有完全改变,必须出去行菩萨道。只有借助于行菩萨道,来引发出八识心田中的种子,使其彻底转变。

如果你见性以后,勉强称得上已证得“无师智”。意思是已具备了自学成才的能力。在这之前,你想自修、自悟、自证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老师带你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