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病(修改稿)
文/枫林
那还是前几年的事儿,因感冒了就在药店买了些药自己治疗,服了好些时日,但总是不见好转,在附近小医院看了看开了些药吃了也不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咳漱也很剧烈,平常感冒自己买些药服几天就好了,这次反倒越治越重,晚上不停的咳漱,揪的胸、两胁部疼痛,搅地整夜休息不好。
妻敦促我道:“不行了到市里大医院看看,人家医疗条件好,大夫医术高,能把病诊断清楚,对症治疗很快就好了,身体不受亏,不要硬扛着!”
我看说得也是,就在妻的陪同下一大早坐车来到了市里一个大医院,挂了个内科专家号,来到就诊处一看,是一个大约近60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斑白皮肤白净的女教授医生,看那个女教授的派头,和桌子上一沓排队地病例我想一定是一个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大夫,我心里默默想这下号挂对了,我期望着我的病一定能治好。
等了好长时间就听护士叫我的名字,我赶忙进了诊室,教授医生大概问了问我的病情,看我还在不停地咳嗽,例行公事的就用听诊器在我的胸部腹部听了听,看了下咽喉,又用手摸了摸腹部和两胁部,检查当中我反复强调这两天咳漱挺严重的。
大夫检查完后,就用笔在处方上不停地沙沙的写着,写完后寄给我说:“先去做化验和检查!”我打开一看,我的妈呀!开了一大堆的化验单,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放射透视、还有一个是肺功能检查。我看见这么多的化验单、检查单,头都大了,把这些做完能做到什么时候,把人能累死,我就不情愿地对医生说:“大夫!我肺上没毛病,我天天经常锻炼,做慢步跑或快步走,我肺上不会有病的,不用检查这么多了!”那女教授两眼威严的瞪着我,透过眼镜框上边,两眼射出一种犀利逼人的光芒,说道:“快去检查检查吧!你肯定有肺气肿的,”我看大夫严肃认真的表情,当时吓了一大跳!“什么?肺气肿!...啊!”就带着怀疑坚定地口气对她说:“不会的不会的!医生,我不会有肺气肿的!”教授看我不相信!连我看也不看就以不容置疑的口味对我说:“赶快去做吧!百分之百,做了你就相信了......”
怀着紧张的心情走出诊室,我细想也是,人家是S城最大的医院,又是大教授,诊过的病人比咱见过的人都多,这种病人家见多了,妻子也在训斥我道:“你别再犟了,听人家医生的话,为了诊断清楚,病能快点好,你还是去乖乖检查吧!”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心里想,才四十不到咋能得个这病呢!这一生不完了吗!唉!真是......
妻子陪着我把简单项目先做了检查,最后来到了住院部肺功能室,也没有人,就我一个人在做,划了价,缴费260多元,去了就做,我心里暗暗的想,菩萨保佑我不要得那个病,但愿医生是错的。
那检查的医生把我固定在很大的仪器里,通了电,那仪器上下摆动,给我嘴上放了个通管子的瓶子,让我不停用力吸气吹气,我好紧张!我想:现在的先进诊断仪器真多,医生诊断病也好诊断。我用力地吹着,也不知吹气吹了多久,把我还挣的脸憋得通红,医生让我下来。我惊恐地等着听医生的诊断结果,医生一边写着报告单,一边头也不抬用赞许的口气对我说:“你是不是经常锻炼,你的肺功能很好!一切正常!就是有些急性的上下气管感染,打些针吃些药就好了。”我揪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来,心里如释重负,心情也不觉高兴起来!虽然花了2百多元也觉值了!
再后来妻子陪我把B超、放射等所有的检查全做完,我已累得精疲力尽,B超、放射显示也是气管的原因,等我把所有的化验单以及检查单交给老教授,教授问我:“肺功能检查如何呢?”“一切正常,那检查地医生还夸奖我的肺功能好呢!”我自信、骄傲的说道。那老教授看我这样说,就翻过化验单,仔细的看了下单子,只说了一句话:“还真怪了...我还估错了...”本来我还想质问质问教授,但已被肺功能一切正常的喜悦心情所笼罩,早已把质问忘得一干二净,教授看了血常规的化验单,说:“你得的是病毒和滋原体混合型感冒,需要输液治疗,”然后又开了一大堆输液的针,吃的药,打吊针四天后我的病就已基本康复。
过后我算了我治感冒的一笔账,所有化验检查600多元,打吊针药和手续费吃的药共600多元,连同来回坐出租车等其他花费共1500多元。我想这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花了我1500多元,我还算有工作,单位效益也不错,还能承担得起。要是农民兄弟和下岗职工,城市低保户那可损失就大了,那或许可能是他们半年种地或几个月生活费的血汗钱啊!
我想,80年代过去治一个感冒也就几元钱,90年代再多也就几十元钱,现在动不动好几百上千,小小个病这检查那检查地,都靠仪器在诊断病,行医经验也不重视了,怪不得老百姓叫苦看不起病。看病,上学,买房已成了老百姓的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看看当今医院盖的门诊楼,住院楼和学校盖的教学楼个个好像国务院似的,就能知道那些行业是暴发户了。
我想,现在的医疗检查手段这么先进,靠丰富的行医经验也少了,医生该许很好当,但医院还发生那么多的医疗事故,诊断疾病都还有诊断出错的、误诊的。过去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我国那些著名医生,没有当今这些先进的仪器,也不是照样给病人治病、做手术,而且还治得很好,诊断病也很准确。更有那些当年众多在基层服务的赤脚医生,在及其简陋医疗条件下,也不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治病吗?
我想,主要还是过去这些老教授,老专家们他们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医疗的重点应放到工厂、农村、基层去,医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求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医德高尚,心里装有病人,更主要的是他们积累有丰富的医疗临床经验,医术高超,不以钱财为至上。
不像现在的医院,金钱至上,皆以盈利为目地,医院给每个科室和医生都定有完成的创收任务,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奖金。故小病大看,过度治疗,不管大病小病,只要你进了医院,就让你把各种检查做个遍,为创收而掏光老百姓的腰包。
以上的这些现实中的怪现象!是我愤懑,也在深深的迷惘中......
枫林作于2006年8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