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评铁流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本期刊发铁流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让我们跟随作家回顾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深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看到了人民群众踊跃支持革命的一个个生动形象,深刻感悟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意蕴。作品主题鲜明,集中笔力刻画战争背景下的百姓群像,虽然人物众多,线索复杂,场面宏大,但作者从容叙述,纵横拓开,张弛结合,有条不紊,有的人物和事件精雕细刻,有的则粗线条勾勒,让人过目难忘,感触至深。尤其是作品通过宏大跳跃的空间叙事,把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深度整合,挖掘战争对人物命运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改变,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直击心灵的人民英雄赞歌。(谢华萍
刊发于2021年第4期《当代》)
简评祝勇的长篇纪实《故宫文物南迁》
本期推荐《故宫文物南迁》。这部长篇纪实无疑是作家祝勇故宫系列中最具史料价值的作品。在山河破碎、北平危急的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13000多箱文物如何紧急撤离,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10000多公里辗转迁徙?故宫人如何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与全国民众一道以血肉之躯守护国宝,最后战胜重重困难,使故宫文物损失甚微?作家以大量详实的史料、真实细致的描述,徐徐解秘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抗日战争中另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看到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伟大壮举。这部作品与大型纪录片《故宫文物南迁》同步推出
,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生动教材。(谢华萍
刊发于2021年第5期《当代》)
简评范稳的长篇小说《太阳转身》
说来真巧,9月11日,听了作家范稳在“书香庐陵·名家讲坛”上谈到发现型写作——从历史和现实的勾连中去发现闪光之处,再用文学形象呈现出来。听完回到家,翻开刚到的《当代》杂志,头条就是范稳的长篇小说《太阳转身》。如饥似渴读完后,首先感觉到,《太阳转身》就是作家范稳发现型写作的最新重要收获。小说中,一对父女,父亲是一名戎马倥偬、身经百战的退休刑警,千里追侦一桩离奇的拐卖儿童案,女儿是一名研究人类文化学的在读博士,深入云南边陲壮族山寨探寻人类古老文明的嬗变;由此形成两条发现视角和叙事主线,巧妙勾连起神话与现实、野蛮与文明、乡村与城市,把当年的边疆保卫战、当今的脱贫攻坚战与眼前的拐卖案侦破战融入到宏大叙事中;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生动的文学呈现,描绘了一幅文化底蕴厚重、生活气息浓郁的壮族风物人情图画,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脱贫攻坚时代赞歌。(谢华萍
刊发于2021年第6期《当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