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在四川 |
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
这条遍体浮动着迟暮之美的老街据说是中国惟一一条船形的街道,“船形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其支撑点是一百多根立在六边体长条石柱上的旧圆木。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卖狗皮膏药,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凉厅子”下原来有一些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老字号店铺,如三元号、丰泰店、亨又亨、四能堂、长清源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服装店、小食店、百货店、日杂店、五金店、理发店、葬品店、旅馆、茶馆、武馆、鞋庄、影楼、歌厅、诊所,其中茶馆的数量最多,大概有十几家
关于这只长209米、宽9.5米的大船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外地人张秀才来到此地,坐在茶馆里喝茶,看到茶客们一个个唉声叹气,临行时还把茶杯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便向邻座的一位老人打听原由。老人叹息一声说道:“这镇上缺水呀!”张秀才沉默良久,念出四句口诀:“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众人齐声赞叹,一致推举急公好义的张秀才作造船的领头人。张秀才带领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撤旧屋建新房,不到三年时间,大“船”便修成了。毗邻四州八县的人,听说这山顶修了一只大船,纷纷远道而来看稀奇,一时间,人来人往,罗城镇更热闹兴旺了。
古镇是回民聚居地,清真牛肉系列食品的制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如干巴牛肉、金丝牛肉、灯影牛肉、麻辣牛肉等,久负盛名,做工精细,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深受顾客青睐,至今远销省内外。此外,古镇的传统名食尚有“三大炮”、“熨斗粑”、“酒米饭”、“叶儿粑”、“羊肉汤”等,均各具特色,味道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