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打算想找个好的老师来和大家讲语音知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如愿,从这一周开始我先和一起共同学习声韵调的声母方面的知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汉语普通话的概念,即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一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我国的语言学家根据传统的分析法,把汉语字音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部分叫韵母。全字的音高叫声调。声母、韵母、声调构成一个汉语音节。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方块字汉字。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方块汉字。语音的因素根据发音特征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普通话语音中共有21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j q x z c s zh ch sh
r g
k h
发音的准确与否表现在声母上,朗诵过程中出现的含混不清和声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声母是吐字准确、清晰的基础。辅音的特点是时值短,音势弱,很容易受到干扰,也很容易产生“吃字”现象,从而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和可谨度,所以一定要认真练习声母的发音,作到咬得准、发得清,使整个音节完整清晰。
好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第一节课:双唇音。
指上唇与下唇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共有b
p m 三个。
b--双唇音不送气清塞音(是双唇、不送气、清音、塞音的总称)。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成阻时双唇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流出;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舌成自然静止状态。除阻时,双唇突然打开,爆发而出,气流较少。例如“报表”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p--双唇受阻送气清塞音。发音时的状态与b相似,只是除阻时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冲开双唇,然后才是元音。例如“澎湃”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m--双唇阻浊鼻音。发音时,声带颤动。成阻时双唇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流出;软腭下降,鼻腔畅通,舌头自然放平。除阻时也有爆发的声音,但较柔和,随后是元音,例如“美满”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一般来说发双唇因的时候不会发生发音部位的错误,发音时口腔松软、唇舌无力与这三个音发不好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人在诵读的过程中,咧嘴角,也许了口腔的开度,同时力量也会分散,双唇爆发力必然减弱,结果是字音的清晰度下降。在发m这个双唇鼻音时,如果双唇没有力量,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是暗闷的。也有个别人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续了发音的动程,语句也不会是流畅的。有的人发p这个送气音时,气流太强,以至产生的噪音,使话筒传出“扑扑”的杂音。生活中,发带有双唇音的音节时无需讲究,但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想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这三个音的力度。发双唇音时,要注意唇部收紧、接触有力。我想大家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认识到加强唇舌力度练习的重要性了吧。唇舌力度不足对我们的发音清晰、准确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还是希望大家重视和加强唇舌力度的练习。如何加强唇舌力度的练习上已经和大家反复强讲过了,房间的博客里也有这方面的训练内容,就不在多说了啊。此外气息的运用很重要,小腹要控制好,气流要集中,冲出双唇时要富于弹性。怎么样才能运用好气息呢?这就要造成一个有利的环境。要加强口腔各部肌肉包括双唇肌肉的紧张度,以提高口腔壁的硬度,这样就会给气流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气息得到了控制,口腔环境得到了改善,这样再冲击双唇的阻碍,发出的字音必然是清楚有力的。另外,力量集中到了双唇,但不是平均分配。注意集中点在双唇的中部。声音集中了,喉部的负担也会减轻。中国传统戏曲所说的“喷口”,就是指带双唇音的音节。它讲究喷口时有力,干净利落。所谓“喷口”,也是预先要蓄集足够的气流,利用空气的压力,通过紧张的口腔肌肉,冲出双唇的阻力,一下子把字喷出。
刚才谈到,这几个声母一般不会发生部位的错误。但也有一些人,由于受方音的影响,在结合韵母时发音时回发生错误。例如,双唇音带上圆唇的韵母o
,有的人会发成扁唇的e
,从普通话语音音节表中看出,双唇音b、p是不和扁唇的e相拼的,否则它会影响双唇音的准确。这是因为/b\p\等辅音唇型圆扁程度,要受到后接元音性质的影响,也就是协同发音的作用,所以,声母发得是否准确,还要看后面元音的发得是否准确,有这样毛病的人应该加强记忆,不要把guang
bo广播 guang be。
练习双唇音的方法比较多,以音节为内容,做双唇音与韵母的拼合练习,变换四声的练习(ba1 ba2 ba3
ba4)带双唇音的两字词及“绕口令”等,开始练习阶段会有意识的把力量集中在双唇上,这是对的,但听起来发拙。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到发出的声音会变得轻巧,而且有弹性,尤其是发送气音,体会到了有吸气的感觉,这样就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b:
单音节:播 布 北 宾 班 标 贝 别 崩 本
双音节:百倍 本部 板报 包办 奔波 标兵 辨别 遍布 北部 蚌埠 兵变 帮办
四音节:跋山涉水 百发百中 半路出家
包罗万象 暴跳如雷
悲欢离合 闭关自守
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
不知所以博采众长
不共戴天。
p:
单音节:平 盘胖排
批 漂 盆 坡 碑 拍
双音节:排炮澎湃批判 乒乓 偏旁 爬坡
平盆婆婆拼盘 偏僻 琵琶 发炮
四音节:旁观者清
匹夫有责 抛砖引玉 跑马观花
披星戴月 萍水相逢
平分秋色 平心静气 评头品足 平易近人
破釜沉舟 普天同庆
m:
单音节:妈
慢门明 米 谬 满 谋 美 灭
双音节:明媚美满美妙 弥漫 茂密 命脉 埋没 面貌 秘密 买卖 麻木 牧民
四音节:埋头苦干满城风雨 民富国强 马到成功
满面春风弥天大谎 毛手毛脚
茅塞顿开 美不胜收 面目全非 莫名其妙 默默无闻
f:
唇齿音f是指下唇与上齿龈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
唇齿清擦音。上齿抵在下唇的内侧,而不要抵在下唇的唇面或唇的外侧,气息蓄积在成阻部位之后,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发音时,唇齿间先打开一条缝隙,让气流从缝隙中摩擦通过,舌位自然发出唇齿清擦音,例如“发(fa)\饭(fan)等。
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上齿与下唇形成阻碍时要自然接触,不要上齿咬住下唇发音。这样做带来不利的问题是:成阻面积大,力量就会分散;二是容易有发成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紧闭;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接触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普通话有六个塞音:b
p d t g
k.)趋势。听起来会觉得笨拙。另外一个方面,/f/是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之间接近,形成适度的间隙;持阻时,气流从窄缝中间摩擦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普通话有六个擦音:f
h x
sh s
r),发擦音时会产生杂音。注意动作不要太长,控制好气息,除阻后紧接着发元音,如发“佛fo”,这样字音就清楚了。话筒中传出的杂音,一部分就是擦音造成的,要学会控制气流。另外,汉语拼音方案里有一个字母“v”他是唇齿浊擦音,在吴语方言中有这个辅音声母,我们应该注意和唇齿阻清擦音的区别。受方音影响,舌根音/h/容易和/f/发生混淆,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和大家来讲。
/f/的音节练习:
单音节:发 房
奋 佛
风 法
分 否
翻 冯
罚 扶
贩 仿
丰 奉
冯 讽。
双音节:吩咐 非凡
芬芳 丰富
方法 反复
发放 肺腑
犯法 方法
仿佛 奋发。
四音节:发扬光大 翻来覆去
反复无常 防患未然
飞沙走石 飞扬跋扈
分秒必争 风尘仆仆
风吹草动 风平浪静。
前面和大家讲了双唇音B P M
F,在做双唇音的发音与练习中要注意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B和P的区别,B是不送气音,P是送气音,送气与不送气是这两个声母的根本区别,但是有些方言区的人,常吧不送气发成送气音,例如把“包子”说成“泡子”(PAO
ZI
),把“吃饱了”说成“吃跑了”。所以必须区别送气与不送气音才能不会闹出笑话来;二是声母BPMF只和韵母的O相拼。东北人常把“O”错读成“E”。纠正的方法是读“播”“泼”“摸”“佛”时,要做一个圆唇的动作,不能咧着嘴角读成“BE
PE ME
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