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论如何彻底取消语前存在预设
(2025-01-14 20:42:49)覆盖论如何彻底取消语前存在预设
李泽健
在覆盖论中,我们开创了一种可以完全取消语前存在预设的言说方法,所有的理论都可以不再建立在语前存在预设的基础之上。由此,在原则上,在理论上,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理论中的“由语前存在预设所引起的”一切矛盾和冲突,也就可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由语前存在预设所带来的”一切问题。
传统理论最终也都是在制定言说规则
覆盖论最基本的原则是“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如果没有语词,我们就什么都不能说。所以,在覆盖论中,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用语词表示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用语词表示的世界,我们所说的事物是用语词表示的事物,我们所说的客观是用语词表示的客观。
在覆盖论中,语词是我们规定的语词,对象是我们规定的需要表示的对象,语词和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我们规定的对应关系。所以,在覆盖论中,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相对于规定而言的,都是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的。
传统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用语词表示的,它们最终也都是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的。传统中,虽然我们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但是,这种客观存在和客观事实最终也是我们规定的用语词所表示的客观存在和客观事实,这种客观存在和客观事实最终也是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的。传统理论中的物质是规定的物质,意识是规定的意识,上帝是规定的上帝,真理、本质、真、假、对、错等也都是规定的,检验理论的标准也是规定的标准。
我们把规定的语词和对象之间对应关系的叫做规则,也就是言说规则。制定了规则以后,我们往后就按照言说规则进行言说了。
在覆盖论中,所有的理论最终都是在规定言说规则,传统的理论最终也都是在规定言说规则。
用规则彻底消除语前存在预设
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的,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说成是一种规则,如此以来,传统理论中的所有命题就都可以说成是规则了,传统理论中的所有的语前存在也就都可以说成是规则了,包括各种假设、假说、公理、公设等等。这样以来,我们就用规则取代了传统理论中的语前存在预设,我们就可以彻底取消传统理论中的语前存在预设了。
真假对错都是相对于规定而言的
覆盖论的第二条基本原则是,语词的用法是可以任意规定的,语词、对象、语词和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可以任意规定的。
在覆盖论中,真假对错也都是可以任意规定的,都是相对于规定而言的。我们既可以规定一个对象为真,也可以规定它为假,既可以规定一个对象是正确的,也可以规定它是错误的。换句话说,我们既可以说一句话、一种理论是真的、对的,也可以说它是假的、错的,至于它究竟是真是假是对是错,完全看我们的规定,规定不同,结论就不同。
在覆盖论中,客观事实、真理等等也都是可以任意规定的,也都是相对于规定而言的,我们既可以说一句话一种理论符合客观事实是真理,也可以说它不符合客观事实不是真理。所以,在覆盖论中,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一种理论到底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没有必要纠结它是不是真理。这样,我们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理论中的真假对错之争。
在覆盖论中,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看理论的真假对错,不是看它是不是真理,而是看我们如何制定规则,看我们制定规则的依据是什么,看我们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规则的。
在覆盖论中,原则上是可以依据任何标准制定规则的,问题只在于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制定规则。
在覆盖论中,言说都是目的的,我们说,人们最终都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制定言说规则的,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言说,根据自己的目的建立理论,也是根据自己目的检验理论的。传统的所有的理论亦是如此,认识预设的客观世界或客观存在,根据事实检验理论的真假对错也是人们的一种目的,只是这种预设的目的中隐藏着矛盾,让人们产生了很多争论,多走了弯路而已。
与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不同,在覆盖论中,我们说人们是根据目标建立和检验理论的,并不是说我们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对的,不是说我们的这种说法比传统理论更正确更符合客观事实,不是说它是客观真理。只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可以解释所有的理论,是一种高效的说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达成目标和解决问题。
用语后规定的方法彻底消除语义预设
语前存在预设的一个特别常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语义预设,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词的时候,认为语词已经具有了某种特定的用法和意义。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句话中的语词已经规定好了某种具体的用法,这句话已经有了某种意义,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要按照这句话本身已经规定好的用法和意义来理解这句话。比如说,我们认为这句话中的“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等分别是一个语词,这些语词也都有它们的意义了,这些都已经是规定好的。
在覆盖论中,彻底取消语前存在预设以后,我们就不再预设语义了,就不再说语词已经具有了某种用法和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不再说“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这句话已经具有了某种用法和意义了。
彻底取消语义预设以后,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词的时候才规定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语后规定。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需要理解“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这句话的时候,才开始规定语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如果不需要理解,我们管它有没有特定的用法和意义呢?
彻底取消语义预设以后,我们是可以任意规定语词的用法和意义的,我们可以规定“有语”、“词就”、“能言”等等分别为一个语词,也可以规定“有词”或“有就”、“有不”等等为一个语词,我们可以规定“没有语词就不能言说”这句话为任何意思,我们完全可以说,在我们没有规定语词的用法和意义的时候,这一句话什么意思都没有,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一句话。
彻底取消语义预设以后,传统中的那种用法和意义只作为一种可选项,我们可以选择这种用法和意义,也可以不选择。
在覆盖论中,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规定语词的用法和意义的,我们也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理解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