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理论滥用的重灾区——因果关系

(2024-12-22 17:28:32)

传统理论滥用的重灾区——因果关系


李泽健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保证语词用法一致性的前提下,也就是保证我们所理解的语词的意思与言说者的意思一致,保证我们所理解的语词指称的对象与言说者所指称的对象一致,保证我们准确理解和应用一种理论的情况下,理论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其想要的效果。误用或者滥用一种理论,不仅可能达不到效果,还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因果关系可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事物的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因果关系理论可以说是人们认知世界构建知识的基石,它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因果关系理论也可能是被人们误用和滥用最多的一种理论,它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是沉重的灾难,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很多矛盾和冲突甚至是灾难都是由于人们误用或者滥用因果关系理论——乱找因果关系造成的。


很多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都很简单

我们很多人对因果关系的理解都比较简单,就是只知道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和结果,知道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知道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知道结果是由原因引起或造成,知道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必然的。但是,对于如何确定事物的原因或结果,我们却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就如同打靶只知道要瞄准靶子,却没有训练过瞄准,不知道怎样瞄准一样,打枪口前的靶子或许问题不大,打远处的目标,子弹能飞到哪儿就不一定了,这就全要靠天意了,会不会伤着人就要看造化了。

传统理论滥用的重灾区——因果关系

凭着“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结果是由原因引起或造成的”这种简单的认知我们能够确定事物的原因吗?“前”和“后”这两个语词问题不太大,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分的清,关键是“引起”和“造成”是什么意思?怎样就算是“引起”和“造成”,怎样就不算是“引起”和“造成”呢?


因果关系到底有多复杂

且不说哲学层次上的因果关系,不说因果关系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是不是客观的必然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单说我们确定因果关系的过程,从我们确定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就能看出因果关系到底有多复杂,就能看出被我们普遍接受的因果关系理论存在着多大的问题。

一、感觉能力的局限

根据传统的理论我们能够知道,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感官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超出感觉能力范围的东西我们就感觉不到。比如说我们的眼睛就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即使我们使用各种仪器,仪器也同样存在着一个观察能力的问题。

二、观察范围的局限

即使在感觉能力之内,即使是在我们能够看清、听清的情况下,也还存在着一个观察范围的问题。在同一时刻,我们只能有选择地观察某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个部分。一般情况下,观察范围和清晰度都是成反比的,清晰度高了,观察的范围就要变小,观察范围扩大了,清晰度就要降低。比如说,当我们能看清一个人眼睛的时候,就看不清他的嘴巴。在我们视野的范围之内,同一时刻,只有小部分的范围是清晰的,其它绝大部分都是模糊的。

三、知觉能力的局限

我们的各种感觉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各种感觉信息需要经过知觉的整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比如说,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声音,我们的耳朵听不见颜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是某个人在说话,是因为我们的知觉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了。

知觉的这种整合能力是存在着巨大问题的,这种整合主要是根据同时性或时间顺序而不是根据因果关系,而我们却往往都会把这种知觉的结果误当成是因果关系。比如说,我们看电视,总是觉得说话的声音就是从屏幕上人物的嘴里发出来的,即使我们知道电视的原理也同样如此。

四、记忆的局限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多的只能说是一种记忆而不是感觉,只要我们一眨眼,我们对刚才眼前的一切的认知就都变成一种记忆了。

当我们想要确定一件事情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关于这件事情的所有的认知几乎都已经变成了记忆,我们主要是凭借记忆来确定事物因果关系的。

不管是人的记忆也好,还是事物的记忆也好,记忆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都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

而且,人的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仓库,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孤立地被存储进人的记忆的,而是会与原来的各种记忆或者知识发生关联,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认知。

……

实际上,远远不只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可以这样说,在人类确定事物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哪些环节中存在着问题了,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按照传统的理论,确定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包括科学上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完全克服各个环节的局限性,都不能保证可以排除所有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给每一件事情找到的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还拿碰倒了杯子这个事情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杯子在桌子上,我碰倒了杯子,杯子掉在地板上摔碎了。那么,杯子摔碎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我就是杯子摔碎的原因,但问题远远没有这样简单。

什么是杯子摔碎的原因,这与我们如何描述事情有关,与我们所确定的事情的范围有关。如果从我碰杯子开始描述这件事情,那可以说我是杯子摔碎的原因。如果我们扩展描述问题的范围,从张三把杯子放到桌子上开始,那我们可以说是张三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的,张三就是杯子摔碎的原因,因为如果他没有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杯子就不会碎。如果我们从杯子下落开始描述问题,那我们可以说是地球引力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引力,杯子就不会往下掉。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地板的原因,因为地板太硬了。等等。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在科学上也经常是这样的,我们经常把很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历史的或者遗传的原因,我们甚至能把这种原因追溯的几十亿年前。比如说,我们把人类现在直立行走的原因,归结为远古时期古人类的活动。听说过“蝴蝶效应”吧?说的就是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什么是杯子摔碎的原因,还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关,与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有关。如果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杯子,那么我们有可能把原因归结为杯子的材质问题,认为是因为杯子的材质太脆不够结实。我们也有可能认为是杯子太重,如果轻一点可能碎不了。或者,我们可能认为是杯子的形状问题,如果是其它形状可能就会结实一点,可能就不会碎。如果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桌子,那我们可能会认为是桌子表面太过光滑,摩檫力不够大。也有可能我们会认为是桌子的形状问题,如果桌子的边上有一道棱,那杯子就不会掉到地上。等等。

总之,杯子摔碎的原因远远不是那么简单,远远不会只是一种或者几种,我们有可能找出无数的原因来。


对因果关系的不同认知决定着人们不同的行为

人类的认知并不终结于仅仅只是认识清楚一个事物,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对因果关系的不同认知,决定着人们今后将会采取不同的行为。

如果我们认为张三是杯子摔碎的原因,那我们就有可能就会指责张三。如果大家认为是我的原因,那我就有可能会挨骂。如果人们认为是地球引力的问题,那人们可能就会自认倒霉。如果认为是地板的原因,那我们可能会在地板上铺一层地毯……

我们对问题的原因认知不同,我们就会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带来的问题

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只知道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只知道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必然的。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因果关系”这个语词,可能没有听说过“客观的”、“必然的”这两个语词,但是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往往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事情的原因,而且会认为自己所找到原因就是真的、对的。这种简单的朴素的认识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问题的关键倒还不在于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原因,而在于人们坚持认为自己所找到的原因就是客观的,是真的、对的,在于人们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合理的。人们之间的很多矛盾和冲突都是因为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这种死板认识引起的,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且不说国际的、社会的、政治的、科学上的问题,且不说各种迷信到底害死了多少人,单就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言,这种对因果关系的简单认知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灾难,只是我们不知道、不清楚这些麻烦和灾难是由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这种不恰当认知造成的而已。

比如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学习不好或者表现不好,很多父母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孩子“不听话”什么的。孩子也会把自己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归咎于父母,认为他现在的这些不顺都是父母造成的,比如说父母没有钱让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等等。父母和孩子都认为自己所说的原因是真的、对的,谁也想不到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导致双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很多父母把孩子逼死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还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大多数矛盾和冲突都是由因果关系引起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都认为原因在于别人,问题是别人造成的。尤其是一些心理疾病患者,更是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到别人的头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