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15:00 新浪博客 |
![]() 傅佩荣:提高能力又降低欲望,你要快乐就如探囊取物。 精彩语录: 你经常从整体看自己的遭遇,就会有一种会心的微笑,古今多少人说是怀才不遇,其实真正怀才不遇是庄子,念庄子就会发现,庄子的命真苦,最后还跟别人借米。 顺其自然才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 主持人:我觉得道家和儒家思想是不是可以在一个人的思想上,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相并行。我在某一个事物上是儒家思想,在某一种事物上是道家思想,能够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在这个问题上,给我启发比较深的是我曾经采访国际象棋大师叶先生。他说他下棋的时候,其实40岁的时候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之前,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他的排位在全世界提高了10名。因为每一步棋他之前都力求完美,后来他40岁突然开悟,下棋和做人一样都要顺势而为。他下棋最大的障碍是他有着与世无争的心理,所以成为不了世界排位第一的棋手。 傅佩荣:不管怎么样,你对待自己的生命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的。很好,如果你生下来注定天下第一,你与世无争,老子说就因为你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天下人没有跟你争。 我们讲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这个人下围棋从来没有输过,因为我从来没有下过围棋。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会游泳,也会打网球,但都不是顶好,他有一天回家跟他太太说,他说我今天真得意。为什么呢?我赢过两个奥运金牌。我跟奥运的网球选手比赛游泳,赢了。跟奥运的游泳选手比赛网球,我也赢了,所以我赢过两个。他并没有讲错。这就是自我解嘲,人活在世界上,把自己放在您刚才所说的全世界前几名的竞争,压力真的很大。如果有儒家跟道家的修养配合的话,我相信不但压力可以减轻,甚至可以在这种竞争力下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就是别人在那边争得很辛苦,你把它当做人生一种自然而然的经验,而不要太过于在意得失成败。 主持人:五年前我采访他,他的体悟给我特别深的感触,我就觉得可能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可能是最完美的境界,比力求完美的境界还要高。 傅佩荣:您说得没错。但是有一个前提,你要判断什么是自然的趋势。你说我现在顺其自然,但是问题是什么是你现在应该顺的自然。 主持人:那要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感觉,特别是在下棋的时候,当你无法排除所有问题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感觉走,可能是最好的。 傅佩荣:对。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出世的时候也是这样,就是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我在比我现在小一点的时候,也会对一件事情,企图反反复复想得很完美,但是现在慢慢进入我只遵循我内心的渴求。如果我需要这样做就这样做,其实是一种解脱。 傅佩荣:您说得没错,但同时要考虑到另外一点,你要针对你的对手。 主持人:但是你说针对对手的问题,这就是儒家的思想,我觉得对于道家来讲对手是不存在的。 傅佩荣:并非如此,你说我现在生活顺其自然,但是如果我今天工作碰到不同的老板,不同的老板表现出来对我的处境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如果我不认清这些老板的个性跟作风,就遵照我内心的想法去做,到时这个老板行得通,那个老板行不通怎么办呢?所以道家强调的并不是纯粹的我心里面爱怎么做就尽量照我自己性格去做,同时也需要你了解各种外在的条件。因为人的心灵需要怎么做,除非你放假了,今天在家里放假,完全可以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看喜欢的电影,这没什么问题。社会上你说按照我的本性很真诚地生活,可以,但是同时也要尊重相对有关系的人,这样以来你就顺其自然,也不见得会勉强。所以,这样会比较适合用来说明老庄的思想。 翻译经典不可忽视文字的美感 主持人:傅老师,再关注一位网友的问题。 网友:我非常喜欢您的书,觉得您在《解读庄子》这本书中的译文非常优美。您是怎么能够把庄子的文章翻译过来的? 傅佩荣:说实在,我自己在翻译庄子书的时候,第一步,先把台湾一位老教授,他是今年大概超过90岁,研究庄子,写过一书叫《庄子教全》(音同),1600多页,字很小,我耐心把他的书全部看完。看完之后,知道《庄子》在历代文字学、训诂学基本的成就是什么。以这个为基础,我再做进一步的学习跟了解。因为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作,把英文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就超过200万字,加上写作加起来超过700万字。有这些白话文的训练,才敢翻译庄子。翻译庄子我特别用心,而对于译文,我心里想,一般学者在翻译的时候觉得意思对就好了,文章本身是不是通顺、优美不太考虑。这方面我就特别用心,因为我总觉得今天所用的当代的汉语就是白话文,也有它非常精彩的这些文章的结构,这方面我用心多一些。 网友:我也明白庄子那些思想,所谓的超脱,乘物以游心,但是我内心总是做不到,内心总是在争斗,怎么办? 傅佩荣:内心的争斗是很自然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很少有人可以心想事成。你在这件事上心想事成,在别的事上不一定,你跟这些同事们处得好,换一个环境就不一定。所以,到最后与其去感觉生命的压力和负面的情绪,还不如多增加自己理解的能力,对于人情世故要多了解。了解了之后,就要问自己,你能不能够对于道家的道有所体悟?也就是练习,从整体看自己的遭遇。你经常从整体看自己的遭遇,就会有一种会心的微笑,古今多少人说是怀才不遇,其实真正怀才不遇是庄子,念庄子就会发现,庄子的命真苦,最后还跟别人借米,家里穷得要命。 主持人:还能乘物以游心。 傅佩荣:还能让自己过得很开心。 主持人: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世间,其实我们是没有困境的。其实人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傅佩荣:对,这话说得对。你要练习像庄子,一般人会重外而轻内,要练习到重内而轻外,你要更重视内在的自己有怎样的感受、体验,对自己的经历要充分了解。了解了之后,比如我现在举一个例子,像西方近代哲学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笛卡尔。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很多人喜欢这句话。笛卡尔有一个座右铭:不要让我的欲望超过我的能力之外。 外国人讲的这一句话,你发现庄子也有这样的思想,只不过外国人讲我们会过多关注。我的欲望不要超过我能力的范围,就说明我很容易做到我想做的事情。相对如果欲望太高,在我能力范围之外,我制造烦恼。这时有两个办法:第一,趁年轻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慢慢练习,降低自己的欲望。提高能力又降低欲望,你要快乐就如探囊取物。 主持人:怎么能够把降低欲望和进取心两者结合起来呢?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就没有进取心。 傅佩荣:欲望有很多种,我们现在讲最简单的两种,第一种是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第二种是非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我希望社会改善,希望人类幸福。我们不能说你完全没有自我中心的欲望,但是至少你要调节,我有一种欲望,希望我自己发展,同时也要慢慢培养非自我为中心的欲望,这样才能使我自己不断成长,跟我相关周围的人一起都很快乐。人最怕一个人得意之后周围的人都倒霉,把我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烦恼上面,这样就不太适合了。你要有一个目标,不但自己可以达成,跟周围的人都可以配合。 主持人:听傅老师讲座也是如沐春风,特别是心灵上如沐春风,很多网友肯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但是非常遗憾,我们今天的讲座只能进行到这里,最后一个环节还是请傅老师推荐书,我想我就替傅老师做推荐,就推荐傅佩荣老师的《<庄子>心得》,我想大家对这本书的阅读一定有助于大家修炼自身,完善自我的人格,在现代生活中能够利用古典哲学思想给自己的人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傅佩荣:是的,谢谢。 主持人:我再一次感谢傅老师,再一次感谢今天光临的各位网友,明天下午1点,我们在这里继续和傅老师相见,谢谢大家,再见! (聊天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