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幻 |
当新浪潮退去后,传统硬科幻坚实的海岸将重新显露出来。
http://s8/mw690/001xqTDizy6VCUk3eqXe7&690
纯金属,很沉的。
http://s15/mw690/001xqTDizy6VCV7jgMSce&690
旁边是一朋友送的水滴模型
标签:
体育 |
分类: 科幻 |
Big Idea是著名美国科幻作家John Scalzi有一个很有人缘儿的博客:http://whatever.scalzi.com中的一个专栏,讲一个新小说里的作者觉得有趣的创意, 里面有许多让人大开脑洞的内容。这是为此专栏写的一篇,英文链接: http://whatever.scalzi.com/2014/11/11/the-big-idea-liu-cixin/
标签:
科学传播文化 |
标签:
文化 |
谢谢当当网的邀请和松鼠会的推荐,得以现场观看嫦娥三号发射。但很遗憾没有什么好的照片,一是自己带的卡片机在夜里拍不出什么,二是听朋友劝告,专心用自己的眼睛看,眼睛是最好的相机,最模糊回忆也比最精彩的照片好的多,所以发射时只照了两张,全照坏了。
半夜12点到达现场,观看的有三千人,分布在好几个平台上。
http://s11/mw690/001xqTDigy6EIdQqGNA7a&690
参观台上有许多大屏幕,上面出现火箭近距离的实时画面,可以看到比电视台实况转播更多的细节,还能实时听到控制中心的语音。条件好象比酒泉好多了,也更商业化。
标签:
科学传播文化 |
分类: 其它 |
亲爱的女儿,你好!
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这时纸一定是比较罕见的东西了,这时用笔写的字一定消失已久,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有二百多年了。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我是相信这话
标签:
科学传播文化 |
分类: 科幻 |
奇点有三重含义:第一是数学上的,表示在连续的数学状态中难以定义的突变点,常见的有无限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的点;第二是物理学上的,首先出现于广义相对论中,表示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是时空的不连续之处,在这一点中现有的物理规律失效。第三是未来学中的一个概念,描述科技以指数曲线发展,在某一拐点后急剧加速,由量变产生突然的质变,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的状态。这套丛书以奇点命名,应该是取最后一个含义。
奇点学说是由美国学者雷.库兹维尔提出,他认为人类科
标签:
科学传播文化 |
分类: 其它 |
文明的历程,就是人类越看越远的历程,随着视野的延伸,人们所知道的宇宙变得越来越大。
我小的时候活在太行山区,那时远方的山脊线在我眼中曾经是很奇妙的东西,看着那条以空旷的天空为背景的山脊,我总是好奇山的那边会有什么东西,渐渐地开始想象山那边有一个很神奇的世界。对于那时的我,那条山脊线就是世界的边缘。对于人类的远古祖先来说,这种感觉可能常常出现,在那时的人们眼中,可能一个山谷就是世界的全部。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出现过覆盖全世界的大洪水的叙述,以至于人们曾认为地球真有过一个大洪水时代。其实这可能是一个误解,因为神话中的“世界”概念与我们今天大不相同,比
标签:
科学传播文化 |
分类: 科幻 |
(本文为3月29日新华社稿件。)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群居行为,最初主要是出于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后来城市则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聚集地。
现代网络形成了人类聚集的第二个空间,这个虚拟空间与地球表面的实体空间相平行,其体积也在急剧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空间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实体空间的功能和属性,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宽带通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使人们在网络中的相聚与在实体空间中没有区别,甚至相互间的交流更加生动和丰富。因而,虚拟空间将越来越多地承担城市的功能。
以我自己为例,我生活和工作的地区比较偏僻,做为科幻小说作者,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要想写科幻小说,特别是长篇,是十分困难的,我还记得十多年前为了查一个短篇所需的资料坐7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的艰辛。但现在,坐在电脑前,就像坐在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中一样,感觉与大城市中的作家没有区别。这仅仅是互联网形成初期就
标签:
文化 |
标签:
文化 |
分类: 科幻 |
http://s16/middle/540d5e80gad992924496f&690
几年前,曾同一群科幻作家一起到过一个神奇的城市——康定,对那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过城市的那条河,我第一次看到那样湍急又那样清彻的河,特别是在夜里,那条河仿佛是穿过城市的梦境。那天赵海虹一直与我们在一起,但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对她有什么影响,后来知道,康定的河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后来这颗种子长成一篇科幻小说,题目也叫《康定的河》,小说中,生活和命运从那条河开始,穿过一个个异度时空,最后又回到那条河中,如梦似幻,让人读后难以忘怀,我也由此第一次成为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再后来,这颗种子继续成长,长成一本美妙迷人的书,其中的人物和背景变了,但科幻内核没变,清幽唯美的意境没有变,这就是《水晶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