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orkership
workership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4,277
  • 关注人气:9,2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点前夜的科幻小说—《奇点科幻》丛书序

(2013-05-15 16:52:15)
标签:

科学传播

文化

分类: 科幻

 

                           奇点前夜的科幻小说

                    (老生常谈,关于科幻真的没有更多可说的了。)

 

奇点有三重含义:第一是数学上的,表示在连续的数学状态中难以定义的突变点,常见的有无限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的点;第二是物理学上的,首先出现于广义相对论中,表示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是时空的不连续之处,在这一点中现有的物理规律失效。第三是未来学中的一个概念,描述科技以指数曲线发展,在某一拐点后急剧加速,由量变产生突然的质变,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的状态。这套丛书以奇点命名,应该是取最后一个含义。

奇点学说是由美国学者雷.库兹维尔提出,他认为人类科技的发展趋势很像一条指数曲线,开始阶段比较平缓,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但在经过一个拐点后徒然上升,几乎与X轴垂直,速度接近无限,这就是奇点时代。奇点的到来主要依赖于被称为GNR的三项技术,即基因工程、纳米工程和人工智能,当这三项技术进入指数曲线的超高速发展阶段时,人类文明的面貌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彻底的改变。库兹维尔生动地描述了奇点到来时的情景:人工智能的智慧远远超越人脑,电脑的一次短时间运行,其计算量竟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思维的总和!科技第一次对人类的生理形态产生改变,人与人工智能紧密融合,人可以以各种形态复制自己,进而长生不老;人类可以在原子级别操纵物质,纳米机器可以把原材料直接变成人类所需要的任何产品;库兹维尔的终极预测接近疯狂,他认为,能够自我自制的纳米机器结合人工智能,能够向全宇宙扩散,改造所有天体,最终把整个宇宙智能化。最惊人之处是他对奇点到来的时间的预测,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近在咫尺的2030年!

不管奇点预测是否真的成真,有一点可以肯定:科学和技术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科技带领人类踏上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而这种科学的神奇感,这种技术带来的对未来的向往,恰恰是科幻文学生命力的源泉。

比较古代人类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对未来的感觉。可以说,在古人的意识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未来感,由于技术进步的缓慢,在那时人们的心目中,未来可能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生活的面貌不会发生变化,昨天今天和明天,去年今年和明年,不会有什么差别。正因为如此,古代的文学,无论是神话,还是诗歌或小说,都是描写现在或过去,几乎没有描写未来的。工业革命以后,科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神奇感,进而引发了对由科技所创造未来的想象和向往,由此诞生了科幻文学。

科幻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但其真正的繁荣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美国,史称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回望那四十年,能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在那段时间,世界已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与工业革命相比,科学技术进一步显示出其塑造和毁灭世界的力量。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善。另一方面,上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视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告诉人们,比起之前牛顿简洁的决定论图像,真实的宇宙更加神奇莫测。但与此同时,舒适的信息时代尚未到来,已经大为改善的生活仍然充满着艰辛和压力,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大萧条、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紧接着出现的东西方冷战,都给现实蒙上了阴影,这就使得人们对已经显现出神奇魔力的科技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期望科学和技术能够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对科学神奇的赞叹和对未来的向往在这一时期都达到了高潮,由此带来的科幻文学的繁荣就是顺理成章了。

但随后,科幻文学进入了缓慢的衰落期,这种衰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今天,在美国,科幻小说在市场上再也没有再现黄金时代的热度,新的科幻迷越来越少,科幻群读者的年龄越来越大;有世界影响的作品越来越少,大师不再出现,黄金时代出现的三巨头至今仍牢牢地占据着科幻文学的顶峰。

对这个漫长的衰落,评论家和科幻研究者有着各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把原因归咎于科幻文学的新浪潮运动,新浪潮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欧洲,部分科幻作家痛感科幻小说在文学中的边缘地位,便把主流文学中现代和后现代的表现手法运用于科幻创作,同时把科幻小说面向太空的视野转向人的精神世界,试图使科幻小说更加文学化,使得部分科幻作品由明快的大众文学变成晦涩的先锋文体。有评论家认为,新浪潮运动是把科幻小说自身的价值让位于主流文学,进而消解自己的一种努力,他们也把科幻的衰落归咎于此。

但仔细考察便知这种理论是不确切的,新浪潮运动对于科幻的衰落确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根本的原因。在新浪潮科幻由兴起直到被后来的赛博朋克运动代替,一直只是一个科幻文学的支流,在这一期间,传统的、坎贝尔理念的科幻小说一直在大量创作和发表,即使在新浪潮运动最兴盛的时期,其作品的数量也远远小于传统理念的科幻小说的数量。

其实,科幻衰落的最深层最本质的原因正是科学技术本身,曾经催生科幻的科技,在其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始起相反的作用。阿波罗登月期间,一位NASA官员对观看发射的科幻作家说:我们给了你们一碗饭吃。但事情证明恰恰相反。自航天时代以来,科幻小说中描述的科技奇迹不断变成现实,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渗透之深,普及之广可谓前所未有。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信息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变成现实,并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人类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变成现实的奇迹很快麻木。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集移动通讯电台、电脑、互联网络、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收音机、GPS定位装置、影音播放器于一体,方寸之物可以随时与地球的任何地方进行通讯和网络连接,它所集成的设备以前要用一辆小卡车才能装下。笔者曾经统计过科幻小说中曾出现过的移动通讯设备,大多数在功能上不如现实中的手机,也就是说,科幻的神奇梦想现在装在每一个人的口袋里,但与此同时被每个人熟视无睹,当做一件最平常的东西。

科技神奇感的消失,是科幻文学所面临的最致命的打击,也是科幻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科技的神奇感真的消失了吗?科技中的科幻资源是否像地球上的石油一样,快要开采完了?至少对奇点时代的预测告诉我们:没有!如果奇点学说是正确的,即便未来科技的发展只达到其预测的十分之一,我们也可以肯定科学技术仍然处于指数曲线开始时的平缓阶段,其陡然上升的阶段还未到来,也就是说真正的科技的奇迹还没有开始,我们已经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神奇时代的前奏而已。同时,高度发展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宇宙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神奇的大自然,与科幻文学黄金时代所面对的图景相比,从视觉直到哲学层面,这个新揭示的宇宙充满了更多的神奇,更加广阔,更加诡异,更加变幻莫测,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科幻资源。只是,与上世纪上半叶的科幻黄金时代相比,现在的基础科学已经大为进化,其理论的复杂和数学表述的艰深都不可同日而语,使非专业人员难以接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代科幻文学对现代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的故事的科幻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即使有前沿科学的内容也流于表面。如何充分开掘现代科学前沿所提供的丰富的科幻资源,是科幻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科幻文学的希望所在。

纵观历史,中国科幻文学有着四起三落的波折经历,不同的阶段相互孤立,其间少有积累和继承。由于历史原因,各个阶段的科幻文学都有着自己侧重的方向。清末民初的科幻以救国图强为主题,而当时鲁迅先生提出的普及科学的目标到了五十年代才得以实践,八十年代则对科幻小说文学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新世纪中国科幻进入多元化时期,对科幻文学的发展也有各种各样的建议和尝试,包括对科幻小说文学品质的提升、包括更多地反映现实和写出更好的故事等等,这些无疑都很重要,但现在,我们必须正视科幻文学的本质和核心,科技的神奇感是科幻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们必须创造出更多的、更大的神奇。

创造神奇不意味着浅薄和浮躁,也不仅仅是科技和宇宙奇迹的展示,科幻中所表现的科技的神奇拥有着丰富的内涵,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整体和对人类个休的改变都具有震撼且深刻的神奇感,同时,也是主流文学所不具有的揭示社会和人性的视角。

做为一种创新的文学,科幻用不断涌现的新创造和新震撖来战胜遗忘,就象一场永恒的焰火,前面的刚成为灰烬,新的又飞升起来爆发出夺目的光焰。而要做到这点,就应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使自己的想象力与时代同步。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科幻使人年轻。

《奇点》丛书正是这样一套充满青春活力的丛书,书中收录了十位国内年轻科幻作家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不角度,描述变化中的世界,引人入胜,把科幻的神奇展现的淋漓尽致,像一群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奇点的前夜。

 

 

2012.07.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