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眼睩睩
龙眼睩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1,146
  • 关注人气:1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情感

训练师

恋爱

夜场

搭讪

分类: 时事评论

【提要】有个恋爱训练师自称相处过300个姑娘。不知道把妹技术如此老到纯熟的训练师有多少,但为了避免人财两失和罹患把妹职业病,还是要劝告真想得到幸福婚姻的男女远离“恋爱训练师”!

何龙

前两天刚有新闻介绍“小三”劝退师,昨天又

分类: 时事评论

【提要】在人命关天的时刻,你首先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救人,而非先判断真假——要是遇到真想跳楼的人,救人的机会将在你的片刻犹疑中失去。南通警察这样被骗不但不丢人,反而得到称赞。

何龙
  在我们的印象中,警察通常是骗子的克星。但警察也有被骗的时候:1月3日夜间,在江苏南通市,一名醉酒男子爬上建筑工地的脚手架,声称自己被骗得身无分文,想要跳楼。为了稳住他的情绪,赶到现场的民警们凑了1万元钱给他。在脚手架上“耗”了近10个小时之后,声称要跳下的人却带着这一万元钱溜走了。
  昨天,现代快报这一短消息上网之后,网民的评论弹赞不一。有人说这样的警察难得见到;有人则认为这些被骗的警察“太笨”,这样的警察还如何保护人民……
  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并不奇怪,但从不同看法中,往往能发现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
  当今的骗子几乎无处不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行骗,甚至冒充残疾人骗捐。在陷阱密布的社会中,人们难辨真假,经常犹豫于做与不做之中。这个男子如果真是通过跳楼来诈骗,这倒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新骗术。
  作为经过专业训练的警察,他们在识别骗子伎俩方面应该比普通人

标签:

杂谈

评判作文应有传播观念
何龙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有关高考的话题必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富有弹性的语文,其答案标准一直都是高考相关者的关注焦点。教育部日前出台的《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明确高考要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自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教育人士注意到,之前的规定要求用汉语文授课、学习的考生,参加全国统考(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但并未明确规定不得使用繁体字。今年规定要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意味着高考答卷中不能出现繁体字。
  去年,江苏有位考生的作文就通篇使用古文,其中的多个生僻古字,连老师都要查字典。这位“古文奇才”最后获得了高分。今年这一规定,基本上封堵了“古文奇才”的出路。在争分夺秒的高考评分过程中,考生过多使用生僻字,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卖弄。
    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高考作文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模式。这种被固化的写作模式,大都要求作文的主题要“积极向上”,描述要“诗情画意”,文字要“端庄典雅”
标签:

杂谈

“头衔通胀”不仅因为“诚信通缩”

    如今,一些企业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唬人的头衔,一个小公司都会涌现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这些情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衔通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有74.2%的人感觉进入“头衔通胀”时代。有专家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官本位”,很多人将地位和级别对等起来,反映了社会普遍缺乏诚信和规则,人们的价值观出了大问题。
    在经理吃香时,满街都是经理;后来经理多到羞于见人了,于是满街都是总经理;后来总经理也“肿”了,于是又到处可见“总裁”、“董事长”、“CEO”。在知识界,现在的硕士是“贫农”,博士是“下中农”,“博士后”(这本来不是学位)是“中农”,洋博士是“富农”,而博导才是“地主”。但“天大地大不如各种官衔大”,真正的“富翁”还是大领导;大官一到,其余靠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贞操观念从一开始就与肉体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女性的肉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得人们一谈起贞操,就想到那一层薄薄的处女膜。那处女膜仿佛是女性体内一切罪恶的封条,一旦在不恰当的时间启封或由不恰当的人揭开,那么就像揭开魔鬼的瓶子,罪恶就会像蝗虫一样喷射而出。
  于是几千年来,人们把婚前处女膜的是否完整与女人的道德人格是否定完整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造物主在制造男人时似乎有意偏心,没有一视同仁地也给他们安上一层处男膜以检测他们的道德完整性。因此男人既可以给女人“启封”,又可以教训她们没有捂紧贞操的封面。说到底,男人诅咒女人没有捍卫“贞操”的原封不动,主要是因为他们想当这种“贞操”的剪彩者。没有让男人贴上贞操的“封条”是造物主造人所犯的错误之一。
  然而没有给人类的思想安装“贞操膜”是造物主犯的更大的错误。我们谈贞操,恐怕很少有人想到思想。恰恰是这种失贞不见血的思想和人格破裂,使得人类的灵与肉都大量出血。十分有趣的是,独裁权力所扮演的角色很像想剪贞操之彩的男性。他们本来就是没有道德信仰的人,但这无妨他们教育人们捂紧由他们贴上去的“道德封条”,实际上,在他们贴封条之前,我们的思想

标签:

性变态

乱伦

儿童不宜

分类: 娱乐观察
 从“性变态”“乱伦”到“儿童不宜”
何龙
    在电影《庭院里的女人》上映时,打出了“儿童不宜”、“16岁以下观众须由家长陪同观看”的“关心青少年”语言。
    看电影之前,曾听说这部影片有“性变态”、“乱伦”、“半裸”等等的介绍。看了电影之后,才知道所谓“性变态”,只是影片中吴先生与吴太太夫妇间的床笫花样暗示;“乱伦”是指对吴先生毫无感情的小妾与吴公子恋爱私奔(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至于“半裸”,观众不会比在游泳池见到的更为“惊险”……
    其实这是一部反抗封建男权、反映自由恋爱、主张人道关爱的艺术片,与“儿童不宜”沾不上边。看这部电影,有家长陪同,能现场解说影片思想艺术固然很好(当然还要注意不要让讲解骚扰旁人观看),但良好的陪同对任何一种观看都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偏偏把特别强调加在这部影片之上?
    庭院深深深几许?见到“儿童不宜”的广告,我的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大人走到如此的庭院前,一边吞着口水一边对小孩说:“孩子,我进去看个新鲜,你在外面等着我吧!”尔后大步流星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