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既是中国戏剧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者,又是中国戏剧优秀传统的代表者,更是中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发展程度最高、普及地域最广、受众面最宽和最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二十世纪以来,包括建国前后,更进一步地走出了国门,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粹,同异种文化进行广泛的交流,受到了亚、非、拉、欧、美、澳洲各国人民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对于它的几种特殊表现手法,应该有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正确的认识。本文愿意就此类问题同广大网友一道展开探索。
1、
自报家门:京剧中主要人物出场,往往采用自报家门的表现手法,例如梅派名剧《霸王别姬》中的主要人物虞姬和霸王项羽、马派名剧《甘露寺》中的主要人物乔玄等,刚一出场,即向观众直接做一番自我介绍。他(她)们先念或者唱两句“引子”,接着念四句“定场诗”,然后向观众直接介绍自己:“吾乃西楚霸王帐下虞姬”,“老夫乔玄”或者竟直呼自己的名讳“霸王项羽”。这种自报家门的形式好不好呢?我认为是好的,因为它可以将此一人物直接介绍给现场观剧的观众(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并将此一人物直接导入戏中。比起其它许多弯弯绕的方式,要节约许多宝贵的剧场时间。小说可以采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