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0-03-09 16:49)
标签:

杂谈

估计这种短短的文章会比较适合我这样的懒人!哈哈!

还请各位好友关注:t.sina.com.cn/zongying

(2009-10-23 19:44)
标签:

杂谈





2004年,张曼玉凭借电影《清洁》在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摘得“影后”桂冠。翌日,她身穿黑色吊带蕾丝礼服、佩戴一只超大葫芦形吊坠耳环的照片就出现在全球媒体的重要版面上。那只摇曳在她右耳、以白金镶嵌钻石的耳环,正是香港设计师陈瑞麟为自己新创建的珠宝品牌Qeelin推出的第一个设计——好似平地一声雷,Qeelin的大名就此家喻户晓。

在这之后的不久,从巴黎到香港,从伦敦到北京,Qeelin的招牌与产品,雨

(2009-10-23 19:39)
标签:

杂谈




时光流转至21世纪,翡翠依然是价值昂贵的奢侈品,但两百年前举国热捧的盛况却是一去不复返了。今时今日,有能力消费珠宝的人们,大多青睐以西方手工和设计制成的钻石、祖母绿、红蓝宝石,甚至是颜色搭配得宜、造型出奇制胜的半宝石。至于翡翠,在现代时尚人群的眼中,似乎更适合送给上了岁数的母亲或者祖母作为收藏——想用它配衬那件Chanel的黑色小礼服?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昭仪翠屋”的出现,却使翡翠重新进入时尚界的视野。

 

(2009-10-23 19:34)
标签:

杂谈



早在Tiffany的六爪钻戒风靡天下之前数百年,中国皇室的珠宝工匠们就已经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镶嵌工艺——花丝镶嵌。

他们将金银等贵金属加工成细丝,再通过推垒、掐丝、编织等工艺进行造型。它可以被焊接在金银方片上,制成底托,将珍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宝,按照工匠设计的需要,以不同角度固定在金银首饰上;也可以独立造型,修饰出一个创意构图中的细节。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许多怀表,都使用了花丝镶嵌工艺。表壳上的人物,只有米粒大小,但纤毫毕现,连眼睫毛都根根分明,仔细观察之下,

(2009-10-23 19:33)
标签:

杂谈




2007年12月,丹麦王子约阿基姆现身上海。

在这个临近圣诞的日子,他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只有一个目的:为明年春天即将迎娶的王妃挑选一件结婚礼服。此前,他曾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在巴黎举办的婚礼服时装秀,模特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红裙,衣襟上闪烁着色彩艳丽的图案。这些与西方传统的白色婚纱完全不同的礼服令王子倾倒,他希望,自己的婚礼也可以拥有这种代表喜庆的颜色。

随后,王子通过丹麦使馆打听

(2009-10-23 19:31)
标签:

杂谈



盛夏八月,北京最好的百货公司——新光天地内,许多品牌都已经在橱窗内挂出了“Final Reduction”的招牌,有些甚至低至二三折,一副“全店清货”的坚决姿态。但在夏姿,打折却才刚刚不动声色地开始。

在这间70多平米、紧邻Fendi、Chanel的店面内,你看不到任何“Sale”标志,只有常常光临的VIP客户们才收到消息:春夏款式中,没有手工刺绣的货品六折,刺绣八折。

“但有刺绣的那些时装,通常等不到打折,就已经售完了。”店长介绍说。在夏姿,每个款式每种颜色每个号码,全国只有两件。如果你喜欢某个款

(2009-10-23 19:29)
标签:

杂谈

1997年,当郭培开始着手设计她的第一件刺绣作品时,她惊讶地发现,曾经拥有七八家刺绣分厂的北京工艺厂,如今只剩下一两间濒临倒闭的小厂。 那些曾经让数百个绣工为之忙碌的订单,或者因为时代和审美的变迁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绣着龙凤呈祥的丝质被面),或者已经被自动化的机器所取代——它们更便宜,也更快捷。许多在绣花针上磨练了十数年的巧手,正开始在方向盘、清洁用品或者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档上摸索全新的生存方式,而硕果仅存的绣工和他们的作品,也已不复昔日“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荣光:绣在廉价面料上的花鸟鱼虫,线条粗糙,针与针之间偶尔绽出的布底,透露着制作者的敷衍与草率。这样的绣品,通常只能在平价市场或者旅游景区的货架上找到归宿,不但与“时尚”相去甚远,就连单纯的观赏价值,也所剩无几。

如此尴尬的局面,背后亦有其尴尬的原因。

 

(2009-10-23 19:28)
标签:

杂谈

中国刺绣,是一部属于女性、献给女性的历史。但富有戏剧性的是,堪称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这四大名绣之鼻祖的“顾绣”,溯其源头,却是来自一个男人的艺术情怀。

“顾绣”之“顾”,指的是晚明望族顾名世。

史书记载,顾名世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尚宝司丞——论品级,这并非极品,但却是掌管皇室收藏的显贵职位。晚年,顾名世退居松江,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名叫“露香园”的花园,供自己与家人怡享天年。

顾名世一生阅尽皇家珍宝,耳濡目染,锻炼出极高的眼界和修养,晚年生活,也多以谈书论画为乐。虽然没有史书明写,但根据当年故事,我们大体可以想象,顾家的“露香

(2009-10-23 19:23)
标签:

杂谈

太久没来,几乎忘了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
废话少说,先发几篇存稿。之前为Bazaar10月刊写了专题,截稿前又赶上自己公司最忙的时段,白天工作10小时,晚上回来又写到半夜,昏天黑地,几乎以为是世界末日。还好,不管多困难的日子,终归都会过去。
现在是收获的季节,既可以领稿费,又能充实空白了很久的博客,果然是天公不负苦心人啊。

1792年,马戛尔尼领受英王乔治三世的旨意,跨越重洋,来拜访中国以及这片国土的统治者,乾隆皇帝。这个由800多名成员、数条英国皇家战舰组成的团队扬帆启航时,留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满怀中国梦的伦敦:王后和公主在重要的宴会上穿着中国丝制成的长裙;公爵夫人和伯爵夫人的沙龙里,来自中国的昂贵瓷器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装备;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最有钱的人家,不再用法国式的几何形图案建造他们的花园,而是学起了中国式的小桥流水;一些收入并不丰厚的小贵族,无法负担价格昂贵的中国货,只好用仿造品来维持他们的社会地位;一个作家说:“中国瓷器式多么可悲的奢侈

(2009-03-11 16:08)
标签:

杂谈

又到了“对不起”时间:是的,对不起大家,很久没写博客了。
我很好,看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学会用法语问“你好吗?”,“你叫什么名字”,也会从1数到100,不过报电话号码的时候,还得两眼望天,一个数一个数地蹦。
我养了一只小狗,棕红色的迷你贵宾,取名叫Coco,算是我的“妹妹”。
一周七天,时间如此度过:周一、周四晚上学法语;周二晚上回父母家吃饭;周三、周五晚去健身房;周六是家庭日,与姥姥、舅舅、父母、小狗合家欢;周日可以睡个懒觉(但也不算太懒,最多9点就得起来喂Coco吃早餐),下午约人打一场壁球。
我已然放弃了早起健身的计划,小狗会望着我的背影哀号,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抱着它安慰一番。所以,每天早上,就成了“我与狗狗的约会”,給它梳毛,看着它吃早餐,从它的嘴里争夺下一样又一样不能吃下去的东西:手纸、拖鞋、甚至拖把和扫帚。它在长牙,喜欢叼一切可以叼到的东西。
前几天看了《我与狗狗的10个约定》,哭得一塌糊涂,越发决定宠着它,让它在有限的狗生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天知道,我有多么渴望自己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
所以,很久没写博客,还请大家原谅,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