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在同一天离我们而去,真不免让人伤感。
回想八十年代,这两位大师让我们最早认识了现代主义电影。《野草莓》《呼喊与细语》《芬妮和亚历山大》、《奇遇》《红色沙漠》《放大》这些电影曾经是我们的盛景。一遍一遍的看着影像已经模糊不清的翻版录像带,却一次又一次的被他们所震撼。那种心动让人永世难忘。
最早知道安东尼奥尼是1975年刚进电影厂当工人,厂里放《中国》供批判用。当时的印象与后来再看此片时截然不同,但仍被那沉静舒缓的影响风格所打动。也许是与当时的生活体验太接近,反而对真实感没有太强的印象,记住的更多的是养猪场的肥猪和“抬起头挺胸膛”的样板戏唱段对比的强烈的蒙太奇冲击力。觉得十分有趣。
在接触他的电影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了。当时经常一起谈论电影的戴锦华、李奕明等朋友都十分喜欢《红色沙漠》,那种强烈的色彩冲击力对当时正醉心于电影语言和形式创新的年轻中国电影人来说的确是太让人心动了。可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影片是《奇遇》。打动我的是巧妙的叙事转换和空间呈现里渗透出的迷惘感。寻找的对象在叙事进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人生体验的追索。一次同时我们还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