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牧驴山人
牧驴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06
  • 关注人气: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25-08-29 20:57)
标签:

文学

诗歌

原创

故乡

母亲

七月半

作者:牧驴山人 

 

年过半百,我已不关心

故乡的小河是否真的有鬼魂

 

我看见母亲

在宽大的堂屋里

把七月的阳光

放在面粉里反复地揉着

阳光像一朵梅花

带着沁人心脾的凉意

从枝头飘下

标签:

文学

鲁迅文学奖

作者:王德领,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有关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被巧妙转换成了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由于这种转变,昔日高高在上的英雄回到了人民群众中,人物也变得血肉丰满起来。这样的叙事才能更为真实地抵达读者内心。

刚刚落幕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又一次引燃了我们对于文学的激情。盘点这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10篇中短篇小说几乎清一色具有强烈的现实律动,在讲述有现实温度的中国故事方面格外亮眼。

首先,获奖小说在关注重大题材、塑造为共和国默默奉献的人物方面有了可喜的收获。从题材方面来说,王松的《红骆驼》、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是西部工业题材,王凯的《荒野步枪手》、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是军事题材作品,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是革命英雄题材。由此可见,具有英雄品格、奉献精神的中华儿女的赞颂,占据了获奖小说的半壁江山。难能可贵的是,这些

(2025-08-29 20:40)
标签:

原创

诗歌

文学

白露

白露

/牧驴山人

 

“白露身不露”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

时间打了一个结

又马不停蹄地奔跑

那时我不懂一枚落叶

竟能压垮一座山的脊梁

只体会到人世的温暖

父亲含笑的眼神

母亲拿出的夹衫

都泛着一种微光

(2025-08-27 20:52)


(2025-08-27 20:12)
标签:

《野畈的土地庙》

分类: 媒体发表




(2025-08-24 20:28)


1.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衣带渐宽”最经典的出处。柳永以“衣带渐宽”刻画因相思而消瘦的形象,结尾“终不悔”与“消得人憔悴”形成情感张力,将爱情的执着与生命的韧性推向极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更将此句升华,喻指治学或事业追求中“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献身精神

 

2. 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原文: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2025-08-24 10:49)

以下是20个含有“清风明月”的古诗词句,涵盖不同朝代和作者,附出处及简要注解供参考:

 

1.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北宋·欧阳修《沧浪亭》

    2.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唐·王维《伊州歌》

3.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北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4. “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直几钱。”

     ——南宋·贺铸《避少年》

标签:

文学

文化

外国

小说集

中短篇小说

以下是21世纪以来备受推崇的外国中短篇小说集推荐,涵盖多元地域风格与主题深度,兼顾文学价值与可读性:

一、拉美文学瑰宝

1.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罗贝托·波拉尼奥,智利)  

   14个短篇以流亡者“B”的视角串联,书写拉美知识分子在政治动荡中的精神流浪。冷峻诗意中渗透历史创伤,魔幻现实主义与黑色幽默交织。代表篇目《安妮·穆尔的生平》以碎片化叙事浓缩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 适合读者:喜欢《2666》的深邃与荒凉感者。

2.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朱诺·迪亚斯,多米尼加裔美国)  

   虽为长篇小说结构,但由独立章节组成,可作中篇集阅读。融合多米尼加独裁史、移民创伤与宅男幻想,获普利策奖与BBC“21世纪最伟大小说”榜首。语言狂野,将电子游戏、科幻元素注入家族史诗。  

标签:

文学

文化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

一位杂志编辑老师推荐的小说集。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岛为背景,通过七个交织着生存挣扎与情感张力的故事,构建了一幅关于地域文化、家族羁绊与现代性冲击的史诗性画卷。

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主题、诗意的语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被誉为加拿大文学的经典之作,在国际文坛上亦享有盛誉。

 

一、地域书写:自然与文化的

标签:

文化

文学

提升文章的文学性,本质上是让文字突破“信息传递”的表层功能,具备更丰富的审美价值、情感张力和思想余韵。这需要在语言质感、意象构建、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下功夫,以下是具体方向和方法:
 
一、锤炼语言:让文字成为“有质感的符号”
 
文学性的核心是“语言的创造性使用”,避免平庸的表达,追求精准、生动且富有张力的措辞。
 
1.拒绝“万能词汇”,用具体替代抽象:比如形容“冷”,不说“天气很冷”,而写“风裹着碎冰碴子往衣领里钻,手指捏着笔杆,像捏着一块浸了水的冰”——用感官细节(触觉、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