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更多>>
博文
标签:

闪小说

评论

莫言

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闪小说《女人》赏析

                                   作者 程思良

        巴尔扎克说:“艺术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闪小说正是这样一种微雕艺术。以小见大,以微显著是闪小说的本质特征。
         优秀的闪小说往往捕捉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摄取一个小镜头,或者是抓住生活中某一“闪光点”作文章,材料体积十分有限,却能在方寸之地积聚起巨大的爆发力,彰显艺术魅力、显现艺术高度。譬如莫言的《女人》:    
         我哥哥用骡子驮来了一个年轻女人,眼睛很黑,看上去很忧伤。哥哥对我说:“弟弟,这个女人,是我们共同的媳妇。将来她生了孩子,也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那时我只有十六岁,见到女人就羞得满面通红。我哥上山去砍柴,剩下我们俩在家。她教会了我和她睡觉,让我知道了男人和女人睡觉,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后来,我哥被狼祸害了,她就成了我自己的女人。我哥死后的第三天,我想和她睡觉,她说不行。但到了第四天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她在黑暗中摸摸我的手,说:“来吧。”我问她:“你不是说不行吗?”她说:“昨天不行,今天行了。”
         寥寥二百余字,作家以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表现的却是人性这一大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哲理,引起读者心弦的颤动。王蒙在《我看小小说》中如是说:“小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莫言的这篇闪小说,正是通过女人在“我哥哥”死后第三天和第四天夜里的言语对比,将庸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一件小事,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意蕴丰赡,耐人寻味。
  
阅读    收藏 
(2009-04-27 14:20)
标签:

余途

寓言小说

城市的墓碑

原创

文化

分类: 寓言小说

你说那个城市是不是特别乱,是,连我这样的小伙子都敢抢。

春天那地方下午总是下雨,差不多天天下两个小时。不过到处可以买到雨伞,几乎每个小店不管是卖什么东西的都有雨伞卖。

那天下午我正走在路上,一辆摩托车开过来,坐在后座上的人猛地拽走了我身上的挎包,这个力量太大,我一下飞了出去,趴倒在路边的花墙上。花被我压倒了一片。

这个我见的多了,没想到让我碰上。

你问丢了什么东西?那包里装的是我准备吓唬女孩用的老鼠。

妈的,又下雨了。

花木扎破的皮肉淋上雨,生疼。

想买把伞,钱没了。

红色跑车飞驰而过,溅起的水比雨还大,那是找我骂的。

过了两天,我收到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个小墓碑和一张纸条,碑上写着“老鼠之墓”,条上说:我给你的老鼠找了一个墓地,用的是你钱包里的钱,每年要去交使用费,你别忘了。留的是你身份证上的地址。

阅读    收藏 
(2009-03-12 15:46)
标签:

余途

寓言小说

狗会死的

原创

文化

分类: 寓言小说

    我家的小狗死了。她是第一次死呀,她以前没死过呀,怎么说就死了呢!我回家的时候,他跟我说狗死了,我呆了,问他:“怎么说死就死了呢?!”他说:“她吃的不合适了,我带她去医院打了一针,回来她就死了。”

    没有吃饭,没有卸妆,没有洗浴,我蒙头哭着睡去。

    我梦见她。像我平时见到的一样,只是她突然会说话,说了一些人话。

    他是我离了婚的老公,我们还住在一起。他没有别的房子住,我也没有。

    我们说好一起给她找个墓地。

阅读    收藏 
(2009-03-01 19:54)
标签:

余途

余途空间

女儿

美国开车

文化

分类: 余途空间

情人节那天,女儿告诉我她拿到美国驾照了,她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女儿长大了。随后她把驾照传给我看,驾照五颜六色很漂亮。她说不能随便给别人看,我问为什么,她说驾照在美国就相当于身份证。

都说美国考驾照比较难,不少中国人考几次也通不过,她一次通过,还被考官夸奖了,自然洋洋得意,这个得意是一个中国小女孩在美国大男人面前,就是甚自得了。几个陪同她一起去的大陆和台湾同学为她欢呼雀跃,这个照片也传来我看了。一个美国驾照难得,我才略有感受。女儿说她是同届中国留学生第一个考上驾照的女学生。

其实美国人几乎人人都有驾照,考个驾照不算难事。可为什么又会感到美国考驾照难呢?那是因为考官要求严格。美国是个汽车大国,为汽车行驶的公路四通八达,一车在手,可以行遍全美,我在美国曾经坐车穿越过几个州,我们就是靠一张美国地图借助清晰方便的路标畅通无阻的。美国人离开车几乎寸步难行,生活必需品大都要开车到距离城区较远的设在公路旁的大贸去买,家家有车自不必说,老人和残障人士都有车开。这么大的汽车网络,人们自然关注驾车的安全和行车效率。我的感受是,美国车多,但行车有序,多而不乱,多而不堵。美国司机不会轻易按喇叭,每到路口都会停车观察,不论有没有信号灯都会在安全的情况下才加油左转右拐,很少有乱超车乱停车。据说考驾照这些都是严格考察的内容。这里面自然会有很多学问,我没有那么多研究,就凭我亲眼看到的这些,我感到美国的驾驶员训练有素,交通管理制度严格有效。人人都和车有关,对和车有关的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自觉遵守,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了。

不久前和一位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聊起在中国开车,他说他有很多年驾龄了,可到国内还是怕开车,他用紧张的表情告诉我:“国内的路况太乱了,真的不敢开。车乱走,人也乱走,很可怕。”

我常去天津,在天津我对天津的司机说:“如果在天津开车开的好跑遍全国都不怕。”天津的大车小车混在一起分不出有几条车道,再加上不怕人的自行车和不怕车的行人在汽车道里穿梭,害怕的只有坐车人的份了。后来我在温州对温州的司机说了,温州的司机说:“你说的不对,应该是如果在温州开车开的好跑遍全国都不怕。”可想而知温州司机是怎么开的车。

刚看到一则消息,说一辆丰田轿车在饭店门口倒车时撞上一个行人和一辆宝马轿车后,冲上饭店的台阶才停下,被撞老人身亡,她带着的两岁外孙女受惊大哭不止。这样的惨剧在汽车成为生活用具的时代,人们听来似乎要麻木了。可生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消亡,真是不应该,这堪比恐怖主义的威胁。

有些城市的考车族就曾经相互提醒过:要考车赶快啊,考试标准要变,越考越难了。我是觉得从严要求好。我一直坚持这个观点,学车不能偷懒,必须学到真本领,考车不能含糊,必须考出真功夫。千万别草率拿了驾照,为道路增加一个杀手。

在祝贺女儿的同时,我嘱咐她有车开时安全最重要。她说知道。

这又何尝不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呢。

最近有到天津,发现这个城市的道路情况变化了,显然是有秩序了许多,我和同行的当地人聊起,他们都有同感。这个悄然的变化都包含哪些内容,答案一定是多方面的。

女儿在美国上学的地方冬季漫长,经常大雪盖地。有天她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上,亲眼看到一辆车滑进路旁的沟里翻倒,人从车里爬出来放下车走了。她说这是经常会有的情景。这让我们增加了许多牵挂。

天总是要下雪,人总是要长大。车总是要开的,怎么开好,开车的人一定要明白。

我写这篇文章时还接到女儿的电话说她开车如何如何爽,我看不到,却好像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希望她一直是这个样子。

阅读    收藏 
(2008-11-14 22:43)
标签:

余途

余途空间

余途与读者

文化

分类: 余途空间

    为什么要穷究这样一个问题。这要从我发表的寓言小说《物界因果》说起。这篇小说发表在《羊城晚报》,在天涯网、北大论坛及我的博客都有刊登。有读者问,作品中的狗是公狗还是母狗?
小说本不长,我先照搬过来:
    
    一条脏兮兮的狗一翘后腿,尿了,几滴尿溅到她白色的袜子。她“啊”了一声,狗冲她汪汪叫。她叫来她的男人,男人狠狠踢了狗一脚,狗歪倒在地,叫变了声音。
    “谁家的杂种?”男人喊。
    “烧死它!”女人发狠地咆哮。
    男人拿来汽油拨到狗身上,女人点燃火机。在凄惨的空气中,狗化成灰烬。
    夜晚,女人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群狗在追她,追上以后将她装进麻袋,系紧,浇上汽油,点了。
    她疯样地叫着。
    听见她叫的人说,那只流浪狗刚刚下了小狗崽。

 

    细心的读者问了:“下了小狗崽的是母狗却一翘后腿的尿尿?到底是公狗还是母狗哦?”这一问问住我了,我感到出错了,我家小狗翘腿尿尿,可是只公狗,母狗什么姿势我还真不清楚。
赶紧百度。答案出来了:母狗和公狗尿尿姿势不一样,公狗尿尿的时候是翘腿的,母狗尿尿的时候是蹲着的。
    我脸红了,犯了常识性错误。
    这可怎么改正呀,发了这么多地方,如果作为“科普常识”再影响了下一代的认识,不就误人子弟了吗。我在为自己的不求甚解自责。
    正苦恼中,百度到的另一个问题让我如释重负:“我家有条母狗它为啥跟公狗一样尿尿?”原来常态中总有例外。我算给了我的小说中母狗翘腿尿尿一个解释。
    这样一个来自读者的问题我再次悟到,一个作者深入准确了解生活的重要性,我们总不希望自己作品中犯常识性错误。我要感谢读者问我问题:母狗怎么尿尿?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