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作手记 |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手记 |
分类: 工作手记 |
分类: 工作手记 |
人的情绪,就像人的一个报警器。人本能的会对情绪信息敏感。情绪升起时,人会特别关注这时的外部环境,进而开始探索,究竟是什么信息让自己产生这种感受。如果没有研究清楚(外部条件就消失了),这个经历就会以“未解决”或者说“疑问”的方式,留在大脑记忆中。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就会更加容易唤起情绪感受,这就是在提醒主人,搞清楚状况的机会又到了。人就会利用这个类似的情境,去继续未完成的探索,只到把事情梳理清楚,了解引发情绪的因素,进行理性分析,判断是否真的有危险,思考如何去规避。这些研究完之后,人对类似情境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再遇到类似状况时,情绪的唤起就不会那么敏感了。
分类: 散漫 |
年底了。
感觉好多家长都忙。要么开会到晚上九点十点,要么是孩子说,“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里连问个生字都没有合适的人。
然后,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报很多兴趣班,家长却不觉得有问题,还会熬作业。
人人都忙。
我还劝他们,保证睡眠第一位。
太难了。
分类: 散漫 |
放假前,与几位家长集体面谈了一下。上周收到他们整理的记录。看完我很意外,这份总结充满面谈之前的各种误解,就好像没有谈过一样。
也许是时间长他们淡忘了内容?也许是过程中我没有传递到?
先是零碎用了三个小时针对他们的提问重新整理了文字版。然后,语音。昨天没有语音完,今天继续。这样语音也用了两个多小时。
昨晚碰巧家里也有事一场大型沟通。结果今天明显感觉累。
中午试了试麻辣烫缓解疲惫,效果一般。倒是,冰红茶似乎有用。下午不熬了,准备去买一瓶中意的饮料——不会是雪顶咖啡的。
昨晚上的螃蟹还不错,但其实这种食物我也只是对黄有点兴趣。今晚也不想特别吃什么。
这会儿快五点了阳光还很烤。要珍惜可以四点下班的日子。
分类: 散漫 |
暑假就这么结束了。
收获很多。
看了书,备了课,看了电视剧。
还跟不少人聊了天。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漫 |
我们的假期还没开始。
还有,至少两周吧,被安排的工作。
然后再忙两周自己的工作,就快开学了。
开学前至少提前一周上班。
被安排的事情太多时,脑子就不想再转了。
昨天下午睡了半下午,然后陪小朋友看了《玩具总动员3》,和法国版的《小王子》。都是英语,也不知她看懂多少,但是她能坚持看完并全力猜测,也是奇迹。
《小王子》肯定是很不太懂的,即使我看字幕也很困难。
另外用三个晚上看完了《老师好》。看着看着就睡了。
感觉就是“扭曲”。剧情生硬什么的就不说了。整个情感都是扭曲的。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好老师的形象,面对班级学生是霸权,面对单位人际关系是委屈重重,面对家庭是歉疚,面对自己,是苦涩的自我牺牲。
他收了学生的感恩,也就坚定了他自己的霸权,卸载了他的委屈、歉疚和自己的愤懑。
然后这种互动模式被称之为“爱”。
虽然剧情很造,但情感应该还真实吧,因为也有听到说很感动。
真实的话,就更可叹息了。
标签:
杂谈 |
这个六一,火药味蛮重。
连续几天都有需要调解的事件。
说实话,调解这件事,非常灵活,特别依赖经验。我也说不清,在哪些情况下是需要花时间调解的,在哪些情况下是需要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的。完全靠现场判断。
沟通,又要耐心,又要抓住紧要,才可能高效。
魔方大赛正在进行,走廊里传来一阵高亢的哭声。二年级一个男孩从教室里出来,哭得特别伤心。我让他去办公室,他径直去了门外。然后冲着蓝天扯着嗓子嚎了一会儿。
然后我们做在台阶上聊了一会儿怎么回事。他说是因为有人笑话他。……聊了很多,终于能够回去上下一节课。
后来跟现场老师汇报,才发现,他被人笑时并没哭,而是要打班里比较弱的人,被老师制止够才哭。
整个处理过程略。
那个节点我就在想,这时候我要不要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漫 |
上一篇不是今天发,应该是,5月27前后。
——————————
好。说今天的。
《桥》
如果是我,是不会像老支书这样做的吧。
但是为什么老支书会这样选择呢?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这样看重“党员”这个称号,甚至不惜自己与家人的性命呢?
他把儿子拉到后面,但是没有强让他老婆留在后面,说明他不是纯粹的灭亲,而是因为“党员”。
这样的人,就是存在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想?
这个问题,六年级恐怕回答不了。那么就只要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和事,就好。
但是这个问题会给孩子种下好奇,去了解更多。也许要好多好多年之后,才能有他自己的答案。
————————————————
关于让孩子去做附加题。
我们希望用附加题去训练孩子的思维。希望他能很上进的去做。
训练孩子的思维,这是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