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撰稿/陈崇正
夏商不久前刚出版煌煌之作《东岸纪事》,四十多万字,号称“浦东的清明上河图”,上下两卷大部头。所以对他最近突又推出两本小册子:《时间草稿》《银色笔记》,我颇感意外,这相当于掌勺满汉全席的厨师端出了两碟江南小点心,怎不令食客错愕?

这两本小书,我是在午睡之前的零碎时间里读完的。果然很好读,跟刷微博差不多。读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满汉大厨师和江南小厨子其实只是“一魂两体”,本质并无二致。在这些看似碎屑的感悟之中,你可以看出《东岸纪事》中那种类似“蜂花洗发水的味道”的细

(文学报记者  何晶) 《东岸纪事》对我的意义,在于让我重获了写作的自信。今年年初,上海作家夏商出版的这部长篇新作,着意刻画开发前浦东的风俗旧貌、人物世情。距离上一部作品已经过去八个年头,以这样一部跳脱了自己以往擅长的先锋叙事回归写实主义的《东岸纪事》再次出发,夏商自言是一种冒险。好在小说自出版以来受到了评论界

撰文/紫鹰

上世纪六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初浦东变迁的历史片段,引发了夏商去完成《东岸纪事》。这部长篇小说历时六年写作,触动他思考一些人生值得怀疑的问题:

“通过地域的转换,人物发生变化,物质上可能有些人满足了, 但是这种变迁可能让有些人失去了自留地,萌生了乡愁。现代化的转变过程究

你之所以感觉这个小说比过去好,不是能力增长,而是以前小聪明太多。

 “我以为写的是浦东的清明上河图,其实是一摞人生的流水账。”

这是上海作家夏商最新长篇小说《东岸纪事》的题记。因为感觉“先锋小说之路基本走到了头,想刻意去写扎实一点、迎难而上的小说。”,于是夏商用了近七年的时间,试图刻划出浦东开发之前市井的生活百态,反应

标签:

杂谈

小时候,母亲务农,父亲当沿海海员,常年在外。我住沪西武宁路祖母家,九岁回到浦东川沙县那个叫周家弄的自然村上学,母校叫六北小学,然后在浦东中学念到初二上半学期辍学,南浦大桥动迁,被征地进工厂,户口农转非,期间开始学写小说,再从工厂辞职,自谋稻粱,直到33岁定居浦西。

 

标签:

杂谈

短篇小说的秘密(代序)

短篇小说终于又成了被重视的话题,成了创作中的某种时髦。无论如何,对这种古老的体裁而言,好运来了。在我看来,这表明大家对文学的要求更高了。因为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更接近虚拟,也更像有意味的形式。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它是与中长篇迥然不同的另一样东西,它好像与戏剧及诗歌在精神上更加吻合一点。从这一点出发,短篇小说家和小说家是两种职业,前者更加孤独,更加单纯和深入。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并不多见,比如今已经式微的戏剧家和诗人的情形好不到哪儿去。

短篇小说的秘密在于它神秘的叙事质地,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

标签:

杂谈

他以侧卧的姿势入眠,表情十分满足,嘴唇嘟成圆圈。皮肤因为白,可以清楚地看见头上的筋脉在搏动。这个人吵闹了很久,此刻他困了,所以要睡一觉。然后在惊讶中醒来,吮些吃的,再睡个很短的还魂觉,或者在四周带护栏的床上玩上一会儿。

他的手牢牢抓住网格状的铁丝——那是属于护栏的一部分——一次次摆动身体,手脚并举,把衣服和尿片搞得一塌糊涂。他最后哭了出来,表情非常伤心,看见我出现在跟前,他的目光流露出求助之情,我便将他抱起。他的身体热烘烘的,可以感受到大量的汗在手掌里蒸腾。一件不令人愉快的事发生了,我看见了一大片痱子遍布其背,它们红红的,很不讨人喜欢。这都是调皮后结出的果实。

这个人太爱动了。在上海蒸笼般的夏天里,他浑然不觉地手舞足蹈,导致皮肤遭到破坏。痱子一定又痛又痒,如果他是一个怕吃苦的人,他会就

标签:

杂谈


  我这样一个唯物主义者,自以为看透了虚无人生,其实还是被万物所扰。而那个叫幸福的小东西,相比人生的大悲剧,虽只是隔靴搔痒的小恩惠,却是心灵鸡汤式的提携。世事如烟,人生无常,若没有稍纵即逝的幸福感,便直接可绝望去死。 所谓幸福,是内心感受,往往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我固执地认为,幸福不是外部的任何形式,它存在于内心。无论是礼物、荣誉还是金钱,不过是点燃它的幻觉。幻觉太容易消逝了,当然,也许它就像停在街道拐角的自行车,冷不丁又骑过来了。 对我来说,幸福的定义和绝大部分人一致,天伦之乐自不必说,但凡亲情和睦,必是美不胜收。 而属于我私人体验的,惟有写作带给我幸福。 写作是抵抗
标签:

杂谈

《夏商自选集》东方网访谈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node612/node623/node630/u8291729.html
标签:

杂谈

2009116日下午14时,中国当代著名后先锋小说代表人物夏商携新书《夏商自选集》做客网易读书,与网友就先锋文学、都市化、上海这样的话题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夏商自选集》共包括四卷,分别是《乞儿流浪记》《裸露的亡灵》《我的姐妹情人》《沉默的千言万语》。

文字实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