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北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狂躁
——关于徐则臣《狗叫了一天》
王春林
近些年来,70后领军作家徐则臣的小说写作可谓风生水起,渐入佳境。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得多方好评,不仅获得过多种奖项,而且还径直杀入到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前十强,差一点就荣膺桂冠。徐则臣属于那种兼擅于各种小说文体的作家,不仅长篇小说写得好,而且中短篇小说的写作也都颇有心得。其《狗叫了一天》(载《收获》杂志2016
标签:
文化 |
中国有一个流播甚广的成语,叫做“父慈子孝”。这一成语,可以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儒家文化对于父与子之间伦理义务的一种强制性规范,或曰理想性表达。意在强调,为父者必须要对子女仁慈呵护,为子者必须要对父母尊重孝顺。一个家庭,只要能够真正地做到“父慈子孝”,自然也就会其乐融融。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就可以被看作是这种父子伦理的一种形象表达。文章不长,真切记述的是父亲一次送“我”坐火车北上时的难忘情形。看到离开车还有一些时间,父亲便不顾“我”的劝阻,坚执要穿过铁道去给“我”买几个朱红的橘子:“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篇以对亲情伦
标签:
文化 |
官僚体制下的一曲人性悲歌
最近一个时期,读来感觉特别沉痛的一部中篇小说,是尹学芸的《士别十年》(载《收获》杂志2015年第4期)。作品的标题,很显然来自于“士别十年,当刮目相看”这样一个典故。典故的原意,是说在经过了十年的人生历练之后,当年的“士”已经发生了堪称脱胎换骨的重大变化,致使曾经轻视过他的世人也不能不对他另眼相看。但尹学芸对于这一典故的征用,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在尹学芸这里,所谓的“士别十年”之后,她所看到的乃是一种惨不忍睹的人性沉沦与被异化情形。在阅读《士别十年》的过程中,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王蒙那篇写作于1
标签:
文化 |
近期值得关注的另外一部中篇小说,是阿来的《蘑菇圈》(载《收获》杂志2015年第3期)。只不过相比较而言,石一枫聚焦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而阿来则把自己的关注视野投射向了相对漫长的既往历史岁月。虽然早就以一部《尘埃落定》一举成名,但多年来阿来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相当低调的严谨慎重的写作姿态。当其他很多作家都如同在参加写作竞赛似地疾速推出一部又一部小说作品的时候,阿来却格外冷静沉稳地站在一边,并没有随意地加入到如此一种写作的狂欢之中。迄今为止,阿来完成的长篇小说,也不过只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三部。关键在于,阿来的写作数量尽管有限,但却难能可贵地保持了比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说实在话,文学创作,比拼到最后,关键还是要看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要考量其中
同样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近期内一部值得特别注意的中篇小说,就是陈应松的中篇小说《滾钩》(载《十月》杂志2014年第5期)。众所周知,一般意义上被视为“底层叙事”代表性作家之一的陈应松,他的小说写作一贯以对于现实社会尖锐犀利的批判为基本特色。这一篇《滾钩》同样也不例外。何谓“滾钩”?“滾钩”者,乃是长江里的渔民专门用来打捞勾取那些“泡佬——溺水者”的一种工具。从小说的标题即不难判断出,陈应松这部中篇小说的故事不仅发生在长江里,而且还肯定与用滾钩打捞“泡佬——溺水者”密切相关。因为陈应松是湖北作家,更因为早就知道前些年在湖北的荆州长江段曾经发生过大学生溺水后因金钱纠葛未获及时营救最终被溺死的真实事件,所以,在具体阅读这篇小说之前,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就感觉到陈应松将会以小说的形式书写那个悲惨的事件。一读之后,果然如此,那个事件确实构成了
标签:
情感 |
张楚的短篇小说《野象小姐》(载《人民文学》杂志2014年第1期),也是近期内不容忽视的一篇作品。作品所讲述的是发生在医院病房里的故事。“我”因为身患乳腺癌,不仅乳房被切除,而且还被迫数次到医院接受化疗。正是在病房里,“我”得以有缘结识了安姐、华妃以及翠翠三位同性病友:“我们四个,前后脚动的手术,化疗时又安排到一个房间。一个疗程六天,出院休养二十天,再到医院化疗……我觉得我们还真是有缘,这是第四次了,还从来没有拆过帮。我觉得我们就是那群既让我讨厌又让我无法厌弃的穷亲戚。”几次化疗下来,一个必然导致的后果就是头发的逐渐稀落以至干脆掉光。病情本身的严重,再加上治疗过程中乳房与头发这一个女性身体重要部位的缺失,自然会使这些女性的心境特别糟糕。更何况,也还有由病情连带而出的其他苦恼。年纪最大的安姐的困扰,来自于她的儿子:“我们都知道安姐最近心情不好,
余一鸣的中篇小说《种桃种李种春风》(载《人民文学》杂志2014年第1期),同样与人性救赎有着无法剥离的紧密联系。尽管出道的时间算不上很长,但余一鸣在小说写作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迄今为止,余一鸣的小说写作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方向可以称之为资本系列,诸如《不二》、《入流》、《潮起潮落》等皆属于这个系列。另一个方向可以称之为教育系列,《愤怒的小鸟》以及这部《种桃种李种春风》,显然可以被划归到这一系列之中。余一鸣之所以能够把教育题材写到如此深刻的程度,与他自己在教育部门足称丰富的教育经验有着格外紧密的联系。实际上,中国文坛思考表现教育问题的小说作品并不在少数,《种桃种李种春风》在其中能够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与余一鸣没有仅仅就教育而写教育密切相关。
一个人的2013小说排行榜
(特别说明:1、这个排行榜只是个人有限视野里的年度小说创作状况,不足为凭。2、相比较而言,由于笔者更加关注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所以,关于长篇小说的排行可能更具说服力一些,中短篇小说,阅读数量有限,仅供参考而已。)
长篇小说:
特别推荐: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