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教学日志

认字教学

子谦学堂

汉字启蒙

育儿

分类: 启蒙教育

汉代的古小学——汉代字课 

出处:海印子日记
发布:子谦学堂海印深圳教学中心  
http://blog.sina.com.cn/uaubc 
日期:2012/11/21


我们一般教文字的人,因为大多数不是古文字专业出身,所以对文字学的基本观念不是很清晰。所谓文字,从古至今叫法有所不同的。有“文”“名”“书”“字”等等称谓。
文:
我们现在说“文字”或“字”,古人原来不是这么称呼的。最早他们叫做“文”、“名”或“书”。先看叫做“文”的例子:
 

1.《左传》至少有三处解释文字的构造:
昭公元年:於文皿虫为蛊,穀之飞亦为蛊。注:文,字也。
昭公六年:夫文,止戈为武。注:文,字。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注:文,字。
2.《礼记·中庸》:“书同文。”
因此,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到了现在,“文”仍然可以指“文字”,但多

(2012-11-15 00:29)
标签:

联系方式

认字教学

子谦学堂

育儿

分类: 启蒙教育

汉代的古“小学”  

出处:海印子日记
发布:子谦学堂海印深圳教学中心  http://blog.sina.com.cn/uaubc 
日期:2012/11/15
 

   文字学旧称小学,这是因为古代的字书都是小学里教学童识字用的。班固《汉书·艺文志》在《六艺略》末,附“小学”一类,里面的序说: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籀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吏民上书,字不正者,辄举劾。

        

 

      古代儿童入学的年龄,各载不同。《礼记·内则》说:“十年出外就傅”;《尚书·大传》说:“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又说“十五始入小学”;只有《大戴礼记·保傅篇》说“年八岁出外就傅”,与《汉志》同。大约八至十五岁,是古代小学入学年龄。《周官》原文,保氏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