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小朵书房

部编教材删改《老王》一处或欠妥

杨绛《老王》一课,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值得品读,而最值得品鉴的就是杨绛先生所用的闲笔,很多老师都解读过开头“他蹬,我坐”一处赘笔之妙,还有“闲话”“闲聊”的深意,大家可以去参考大师们的品读,拍案叫绝!而我则想谈谈部编教材删改了原文一处的举措,实在欠妥。

原文: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改文: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愚以为这样的删改不妥之处在于:

1.部编教材删除了回民埋葬风俗那几句,而原文这几句恰好紧承前文描写老李对于老王的死语言冷漠,“早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