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拾萃 |
·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培训 |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特级教师
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 理事长
黄亢美
(转载)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较好地运用字理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和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教师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文课程标准》),自觉地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呢?
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
字理+心理=合理
—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培训 |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培训 |
1、“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顽,所以需要理智。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成人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教育的馈赠!”
感悟:康德在《论教育学》(赵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中指出“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
2、“我们的这种教育,或源自自然,或是源自人,或是源自事物。我们的身体与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经验,则是事物的教育。”
感悟:卢梭认为每个人都受益于“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而只有这三种教育协调一致,人才能成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3、“生活,就是我交给他的本事。……当我们开始生活时,我们就开始接受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