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主张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重点。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1、 求知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提出,儿童天生就是非常积极的探索者,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事物。这种好奇心,是求知力的源泉。然而社会要求儿童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必须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活动是小学阶段的主导活动,小学生在进行活动的同时也在心理发展上获得了重要进展——理性意识和理性思维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能力(内省、分析、计划)。在小学借点,培养求知力,保持儿童的学习热情,非常重要。
2、 真诚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团队发展和社交智慧的关键期,拥有真诚善良宽容的内心是发展社交能力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人就不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顺利拥有真心的朋友。从这点来看,真诚在小学生积极心理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3、 宽容
宽容属
(2018-06-20 09:53)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设计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从而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教学设计以此为基础,着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童话情境,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情境的创设就是悠扬的和弦,在这首乐曲中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由于厘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种,故创设一个以蚂蚁王国为主题的童话故事来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2.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
核心提示:本节课采用情境串教学,设计了大量的游戏性、活动性的教学环节,符合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小红回姥姥家的实际问题引入,这样贴近生活,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
本节课采用情境串教学,设计了大量的游戏性、活动性的教学环节,符合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小红回姥姥家的实际问题引入,这样贴近生活,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2、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