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10:41)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世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演出
张世麟,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武生,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立了“张派武生”流派。2008年,张世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张派艺术创始人。2018年,适逢张世麟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张世麟先生在京剧武戏事业上的杰出贡献,天津京剧院邀请了全国13家京剧院团共同推出了这场纪念演出。
纪念演出共举行五场,9月10日至12日晚,陆续在天津滨湖剧院演出“张派”代表剧目《金翅大鹏》《打酒馆》《飞云浦》和《挑滑车》《林冲夜奔》《反西凉》《雁荡山》《蜈蚣岭》《铁笼山》《战冀州》《白水滩》《昭君出塞》等将在天津滨湖剧院继续上演。之后,10月10日和11日,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两场。全国武生名家天津京剧院的王平、上海京剧院的奚中路、沈阳京剧院的常东,张世麟先生之子、著名武生演员、张派艺术传承人张幼麟和众多张派传人相继登台演出,为广大戏迷展示了“张派”武戏的独特魅力。
(2018-10-07 07:07)
京剧《起解》剧情: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
(2018-09-29 11:01)
京剧《麒麟阁》剧情:秦琼被谗而不知,歌姬张紫烟盗令箭乔妆入营,以死激劝,秦琼毅然持箭诈出潼关,直奔瓦岗。杨林遣贺方追之,为秦所杀;杨林又亲追之,秦琼奋力抵挡,仍不能敌,赖王伯当等援救,同归瓦岗寨。
该剧由天津京剧院演出,王大兴饰秦琼,张婵玉饰张紫烟,梁国辉饰魏文通。
(2017-07-24 15:57)
髯口功:中国戏曲表演基本功。戏曲人物所戴的假须,统称髯口。戏曲表演中,常借助舞弄髯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称耍髯口。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推、托、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其中有些是单项动作,有些可以组合一起连贯使用,必须与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情绪,如搂髯多用于昂首观望与低头俯视;撩髯多表现思忖和自叹;推髯多反映慨叹;捋髯多展示安闲;抖髯多用于惊怕;吹髯则反映生气等。
(2017-07-13 09:36)
毯子功: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是戏曲演员各行当(如生、旦、净、丑)均需掌握的表演技艺。泛指训练演员掌握和运用翻、腾、扑、跌各项技艺(即筋斗,亦作斤斗)的基本功夫。因演出时各种筋斗翻跳不能超越舞台台毯的范围;练习时为不致受伤,也都是在毯子上进行,故称毯子功。以京剧为例,大致包括:
①基础功,如拿顶、下腰、前桥、后桥、虎跳、踺子、跺子等。
②单筋斗,又叫短筋斗,包括单小翻、单前扑、单提、单漫子、单蹑子、单云里加关、单折腰等。
③长筋斗,又称大筋斗,即两种以上筋斗的组合,并借助助跑完成者。
④桌子功,指筋斗下桌、过桌、上桌等。
⑤弹板功,这是近年来从杂技、体育项目中吸取演化来的项目,如弹板前扑、高台弹板等。
⑥软毯子功,属扑跌类,包括抢背、吊毛、前后僵尸、虎跳等。
毯子功要求高、轻、飘、准。
(2017-07-13 09:31)
甩发功: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生、净、丑等脚色在头顶上扎束一绺长发,称“甩发”;旦脚在“大头”右边分出一绺头发,叫做“发绺”。甩发分“通梢”、“倒栽”两种。“通梢”的发梢是尖的;“倒栽”的发梢是齐的;一般长度以垂至腰间为宜,丑和穷生略短。演员可以通过舞动甩发或发绺来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这种表演技术叫甩发功。男脚色的甩发又叫“梢子”,故又称“梢子功”。以京剧常用的甩发功为例,表现激愤的如《野猪林》的林冲,表现恐惧的如《滑油山》的刘青提,表现焦虑的如《铁笼山》的姜维,表现张惶的如《一箭仇》的史文恭等等。
(2017-06-14 15:53)
京剧的行当
京剧行当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因本人生长、生活在天津,积累和展示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唱工老生(如《赵氏孤儿》之程
婴),靠把老生(如《定军山》之黄忠),衰派老生(如《义责王魁》之王忠)等。京剧老生流派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