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贸易史上,成批量的外销文化商品——广州外销画,可视作中国文化输出一个开创性的现象。有它特殊的成因。
广州八十五年一口通商,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是西方人从海路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早在明清之际,随着外国传教士的进入,欧西绘画流入中国。西画东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现实。在繁华的通商口岸广州,形成了独特的那个年代开放城市社会生活,成批的外国画师们来了,他们旅游作画,比较出名的是英国画家钱纳利,在中国旅居二十七年,在贸易通商的特定环境下,钱纳利以他的画笔,描画中国风景和人物。和中国的画师一起,把眼光瞄准了一个领域,将十三行的景致作为画作的题材,在这个商业大都市,造就了一个新的行业的特殊商品——外销画。
十八世纪广州出现的被称为“外销画”的艺术品,主要是面向西方世界的新画种,又被称为“中国贸易画”或“洋画”。聪明的中国画工,将中国画的工笔画法结合欧洲方兴未艾的新风格,创作出饶有兴味的油画与水粉画。画作水准参差不齐,因为画专门是卖给洋人的,有的带有17世纪荷兰的味道,有的趋向于意大利风格,更多的带着浓郁的英格兰风情,作品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