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6-11-29 23:56)
标签:

全艺画饰

手绘

重庆全艺

分类: 手绘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代表作品有《枯木竹石图卷》、《潇湘竹石图》、《春中帖》等。


http://www.quanyiart.net/uploads/image/20161129/1480440701.jpg


http://www.quanyiart.net/uploads/image/20161129/1480437781.jpg


http://www.quanyiart.net/uploads/image/20161129/1480442174.jpg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

标签:

全艺画饰

手绘

重庆全艺

分类: 手绘
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

标签:

全艺画饰

手绘

重庆全艺

分类: 手绘
西方油画的发展是伴随着宗教与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最初被引入绘画是作为宗教画、人物绘画的背景出现的,只起到一定的陪衬人物,烘托画面气氛的作用,以使画面的故事情节显得更为真实,令虔诚的教徒们更为信服。随着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作为背景衬托的风景也被描绘得更为自然生动,从文艺复兴的许多油画作品中便可印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子》等作品中己有了比较出色的风景画作为背景,而且在不少作品中,风景所占的画面比例也相当大,比如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等等。当然,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为风景画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从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http://www.quanyiart.net/uploads/image/20160808/1470652232.jpg


从一般意义上讲,风景油画是否获得独立,是从人物和风景所占的画面比重大小和是否成为画面描绘的主体来讲的。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内被认为是使风景油画迈向独立的第一位画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