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这样来了
穿着鲜亮的衣裳,迈着轻盈的步履。春天,就这样从容地来了。
性子最急的是腊梅。那一天,我在路边行走,总觉得有一种好闻的气味透过口罩,渗入鼻孔。侧目,瞥见一片淡黄。大的是叶,小的是花,陈叶与新花同时呈现,这是腊梅的特色。前者尚待飘落,后者正在盛开。叶子是过往的纪念,花是报春的使者。时令虽然尚在隆冬,但我知道,不久将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果然,没过多久,路边的枝头爆发出灿烂的粉色。噢,是梅花!细看还有几只蜜蜂在花间穿梭,我深深地吸气,嗅到了淡淡的清香。不时有行人从对面走来,男男女女的面孔,没遮拦地展露在春光里,呈现出久违的生动。也有依然戴着口罩的,但好像禁不住诱惑,也把鼻孔露了出来。我佩服梅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但同时敬重尚未开放的花儿们,谨慎不是胆小。
又过了几天,我看见小区里的玉兰花开了。高高的大树上,开放着大大的白花,如盛满琼浆的玉盏,微风吹拂,树梢摇动,玉盏随之晃动起来,走在树下,我有些担心,会不会有美酒洒落到我的头上。不知不觉间,银色被紫色取代,只是
昨天晚上,我去社区医院打了第四针新冠疫苗。今天早晨起来,在头条上简单说了两句:“我昨天晚上去社区医院打了第四针疫苗,回来从9点睡到凌晨3点10分,目前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前前后后只有我一个去注射疫苗的?”从大家的评论看,我还应该说得更明白一些。下面就详细地说一说。我在表述中力求客观,尽量避免给大家带来误解。
关于打第四针疫苗的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全家人也在一起议论过,一致认为应该早一些去接种,因为我和老伴都已经超过60岁,算是应该重点预防的一类。上周,我们与家庭医生联系,对方说还没开始注射第四针疫苗,待开始的时候,通知我们。昨天下午,我们得到了确切消息,可以去社区医院接种第四针疫苗了。于是,老伴和我先后去了小区对面的社区医院。为什么不一起去?因为孙子在家上网课,留下一个,更放心一些。
社区医院就在我们小区对面,中间只隔一条马路。如果是超市或菜市场,说不定已经去了多少次了。然而,那里是看病的地方,没病谁愿意往那跑?所以说,那里对我来说是有一些陌生感与神秘感的。
首先,我在进门
据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最大的。其实即使没有这个说法,我也要好好看一看今晚的月亮。因为这是我在上海连续过的第十个中秋节。
吃过晚饭,我和孙子手牵手,出门去看月亮。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全家在上海团聚了。那一年,儿子转到上海工作,已经在上海租好了住处,我们家其余四口在中秋节那天从哈尔滨飞往上海。那时候,孙子刚出生6个月,但像很懂事似的,在飞机上表现超好,不吵也不闹。吃完饭,推着婴儿车从饭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看见了一轮亮晶晶的圆月已经跃上楼顶,因为跟当时的心情很搭,就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今天,孙子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他的表现一如既往地好,很想就老师布置的关于”中秋节“的话题,写一篇出彩的作文,于是想让爷爷点拨点拨。写中秋节的文章,怎么少得了月亮?正因为如此,我们读过许多关于月亮的好诗妙文。然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想跟他一起观察体验一回。今晚,我们都有了好好看一看月亮的需要了。
当我们携手走出楼门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月亮,淡蓝的天空被几缕白云点缀着,细看,略微还有一点金黄。这淡淡的黄色,是将要升起
亲爱的孙子:
今天爷爷要跟你细聊一下“快”这个话题。爷爷之所以要聊这个快字,是因为昨天耳闻目睹了一点不快。
昨天早晨起来,爷爷心里就有点放不下。正赶上刮台风,天气时晴时雨,变化迅匆。我孙子早上自己去上学,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但爷爷不想让正在培养自立精神的孙子前功尽弃,所以忍住了,没有打搅你。下午放学前,爷爷早早到校门口等你。老天好像在故意考验谁似的,本来已经风停雨住了,可是就在爷爷看见已经有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忽然又有一阵斜风吹细雨,让爷爷不得不打开雨伞。擎着伞,又等了一会儿,爷爷终于看到了你们班级的号牌。紧接着,在队伍里看到了你。
我孙子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很快,爷爷的第一感觉得到了确认:别的同学或者擎着雨伞或者披着雨衣,而你却不伞不衣,两手捧着书包。幸亏那一刻雨越来越小,不然,你非得变成落汤鸡不可。到了近前,爷爷才看清,原来你的书包的拉锁还没有拉好。别的同学已经散去的时候,你才蹲下身子,拉好了书包的拉锁。爷爷有些急了,追问你为什么没有穿雨衣或带雨伞,你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告诉爷爷,雨伞还在储藏柜里
亲爱的孙子: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你大概会猜到爷爷要跟你聊什么了。不错的,爷爷就跟你聊一聊你自己去上学的事情。
昨天——8月31号,是新学期报到的日子,也是你第一次不用别人送,自己去上学的日子。也许你自己并没有怎么在意,但在爷爷的眼中,这却是你的人生中的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无论怎么忙,爷爷都得跟你聊一聊。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上学期,有一次接你放学的时候,看见几个背着书包自己走的学生,爷爷曾问过你一句:“你能不能像他们一样,自己回家?”
“能。”当听到这个斩钉截铁的回答时,爷爷大赞:“好,我孙子能行!”然而爷爷依旧按时去校门口接你,因为你当时看起来,还没有那几个同学高大。
疫情改变了生活节奏,从三月中旬到现在,你有五个多月没去学校上课了。这期间,你的身高达到了1米40,体重接近80斤,看上去有点像大小伙子了。对于你的
窗外依然嘈杂,但我不想出去了。因为昨天晚上听到有扩音器在叫:“小区有人复阳,请大家足不出户……”小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就这样被逆转了。响应号召,足不出户,作为个人,能做到的贡献仅此而已。希望这只是局部现象,祝愿整个上海早日康复!
(2022-04-30 10:14)
好消息接踵而来
我所在的小区,头一天才被确认为管控区,第二天就成了防范区。眼下,小区的门还不能随便进出,但买东西比以前方便多了。昨天请志愿者帮助买了一些水果,当天就到了。这一次又是由志愿者直接送到住在五楼的我家里的。谢谢我们负责这个单元的这对年轻的志愿者,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热诚与善良!
今天看到上海的疫情消息,心里又高兴起来:新增1打头,无感8打头,都是好兆头。坚持下去,继续努力,胜利就在不远的将来!
(2022-04-28 05:31)
独特的风景
“受封”之中,除核酸检测外,必须足不出户,站在窗前看风景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快来看,那边有人在理发!”老伴的话语中,带着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
我凑过去,果然看到前排楼下,有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理发。小伙子动作熟练,不一会儿就理好了一个;转瞬间凳子上又坐上了一位。只见小伙子拿出消毒剂,在工具上喷了一阵,又接着忙活起来。我举起了手机,赶紧咔嚓。
看到这个场景,心里一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受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小区都出不去,怎么可能去理发店?连我老人家都两鬓纷飞了,年轻人更何以堪。无论如何,我想给这位小伙子点个赞!
就在我整理图片的时候,听到外面传来扩音器的声音:“疫情期间,封控区要求足不出户……”再看窗前,空空如也。多么真实而独特的风景!
鼠标啊鼠标
鼠标,鼠标,我的鼠标又出问题了!
昨天,我用电脑上网的时候,忽然发现不能随心所欲地翻页了。我查看鼠标,看不到红色的闪光。是不是没电了?我换上了电池,红光有了,但箭头依然不听指挥。坏了,这回一定是坏了。我又遇到大麻烦了!
对于习惯于使用电脑的我老人家来说,没有了鼠标是什么感觉?那简直比吃不上饭还难受。要是在平时,去超市买一个新的就完事了。然而,眼下是疫情严重之际,我们小区已经封控一个多月了,不要说去超市了,除非下楼做核酸,连走出家门都成了奢望。
我想到了快递,向志愿者请教如何操作,得到的回复是愿意帮忙,但什么时间能递过来不好说。我给住在另一个小区的儿子打电话,儿子也说这个时候,吃的还跑不过来呢,谁会为了一个鼠标跑腿?接着安慰我说:“你别着急,我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帮我们跑腿的人,如果能找到,我让他先把我电脑上的鼠标送过去。”
放下电话,我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儿子就是儿子,关键的时候肯舍己为父,够意思!然而,要是找不到跑腿的怎么办?看着变
(2022-04-18 17:37)
上回说到我俩自封为“流亡总统”的事儿,这回说一说今天的“总统套餐”。
今天的总统套餐是一日三餐:第一餐在“总统府”举行,“流亡总统”自己捅自己的鼻子——做抗原;第二餐跟第一餐“食物”相同,自己再捅一回自己的鼻子;第三餐“流亡总统”要移步到楼下做核酸,由白衣卫士来捅喉咙。
三餐下来感觉如何?五味杂陈:当我排队等候检验时,忽听身后有哗啦哗啦的声音由远及近,猛回头,我看见一个大白从我身边走过,才知道那声音是从她的脚下传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因为她穿的是防护服,防护服把脚下的鞋子也套住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她就在我身边往返两次,一边走,一边点数着人数,为的是不漏掉一个人。今天的温度是20度,不算太高,可是马上就要升温了,如果疫情还不能结束,他们可是要受更多的苦了。他们的苦,都是为谁受的?
不多说了,传几张照片作为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