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水武学太极
若水武学太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5
  • 关注人气: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太极文化
-马原年
    编者按:马原年,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师承: 萧功卓传人。1935年3月生,河北武安人。退休前为保定火车站纪委书记。
 该篇文章来自网络,特摘录。
一、 内家拳的整体发劲方法与“气贴背”描述
    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都主张发整劲。这在三种拳的拳谱中都能体现出来,形意拳谱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太极拳谱中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八卦掌谱中的“眼到,手到,腰腿到”都是说整劲的。所谓整劲,就是发力时,手、脚、身一处动,处处都动,不是只动手臂的局部发力。
  整劲怎么发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
  以腰为主宰,由腰到胯、到膝、到足,由腰到脊、到肩、到肘、到手的发劲方法
  这种发劲方法,主要靠身体的姿势来完成。内家拳的姿势要求基本一致,大致是含胸、拔背、沉肩(松肩)、坠肘、坐腕、收臀、提裆、吊顶等。其中关键是腰,主张“主宰于腰”,“腰为纛”。发力时,腰部要向后挺。腰的自然生理状态是向前弯曲的,腰一挺,则由曲变直,曲短直长,
(2016-01-20 14:25)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太极文化

“太极起势”的练法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起势中的要领将贯串于整套太极拳之中。一个太极拳起势,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窍要,再由此切入,即可进入太极拳殿堂。可惜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对它不够重视,以至于苦练一生还没入门。虽然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的起势的外形和意念有所不同,但用意不用力是相同的。太极拳起势要从用意不用力入手。

要练好起势,也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程序。过程大体可分为入门、进阶,登堂入室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

一、 入门

初练时,不要想过多要领,每次只想一个要领,练熟形成自然后,再想下一个。这时应以求外形正确为主。要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二目平视,精神内守。两手松掌,徐徐提起,渐渐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

动作要领: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符合要求,头颈应正直松竖,下颌略向后收,意寓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分享学习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讲解

  说明:在单手缠丝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双手的缠丝运动,不仅注意手、身、步的谐调,还要注意双手的配合。
  
  一.云手:  
  1. 说明: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其名象形如天上之云,变化莫测,此势攻守自如,令敌难防。学者一定耐心习练,细心体会。  
  2. 步骤:以左横裆步单鞭式为起势。  
  预备式: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手逆缠丝合于胸前,右手勾手变掌,顺缠丝走下弧合于腹前。  
  动作一:蹬左腿,右腿屈膝松胯,身体后坐(即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同时左手顺缠丝下按,右手逆缠丝上穿。  
  动作二:继续蹬左腿,右腿继续屈膝松胯,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左手继续顺缠丝随腰走下弧线合于腹前,右手继续逆缠丝走上弧线合于胸前。  
  动作三:蹬右腿,左腿屈膝松胯,身体后坐(即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同时左手逆缠丝上穿、右手顺缠丝下按。  
  动作四:继续蹬右腿,左腿继续屈膝松胯,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手继续逆缠丝走上弧

分类: 分享学习
长拳动作名称(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
1.预备势 2.并步十字掌 3.抡臂仆步拍掌 4.震脚砸拳 5.腾空外摆莲 6.弓步盘肘  7.弹腿压拳 8.单拍脚 9.垫步提膝横拳 10.击步腾空飞脚 11.旋风脚劈叉 12.震脚砸拳 13.跳盖步冲拳 14.单拍脚 15.侧踹腿推掌 16.震脚砸拳 17.弓步冲拳 18.弓步贯拳 19.前点步亮掌 20.弧形步里合拍脚 21.垫步旋子 22.直身前扫腿 23.坐盘十字掌 24.上步穿掌 25.抡臂翻身 26.弓步劈拳 27.马步压肘 28.震脚砸拳 29.并步推掌 30.上步正踢腿 31.燕式平衡 32.盖步翻身 33.垫步提膝穿掌 34.腾空转身背腿跳 35.仆步双拍掌 36.弓步双推掌 37.伏地后扫腿 38.仆步穿掌 39.弹腿推掌 40.扣腿插掌 41.单拍脚 42.弓步顶肘 43.仆步插掌 44.歇步勾手亮掌 45.震脚砸拳 46.提膝勾手亮掌 47.转身提膝推掌 48.垫步侧空翻 49.击步斜拍脚 50.回身弓步冲拳 51.震脚砸拳 52.虚步架栽拳 53.丁字步按掌 54.收势
 
刀术动作名称(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
1.预备势 2.抱刀单拍脚 3.虚步抱刀 4.抡臂拍地 5.弓步推掌 6.接刀右剪腕花 7.上步扎刀 8.转身缠头刀 9.转身裹脑刀 10.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