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笔流畅,一般不超过3000字,尤其欢迎1 500字~2
000字的短小精悍、能说明问题的文章。切勿文章大而空,内容不协调。投稿可发至中学生物教学邮箱zxswjc@163. com
2.本刊极力维护学术尊严,反对学术腐败。来稿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益的行为,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
3.无论是纸质稿件还是电子稿件,编辑部均予以受理。手抄稿件,应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打印稿件正文字号一般用四号单面打印;纸质来稿可在稿件左上角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或栏目(这一点暂不强求),为了便于互动,请在文后写明作者的电话、电子信箱及详细通讯地址。电子来稿请发至本刊电子信箱,并在“主题”栏依次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栏目、省份、作者姓名及文章标题。除文章标题外,其余几项全部放在括号内。
4.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删改,不愿改动者,来稿时予以说明。
5.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处理阶段及结果将通过E-mail或信笺的形式告诉作者,如果稿件寄出3
文章摘自
中学生物教学官方网站http://www.zswzz.cn,投稿可发至邮箱(zxswjc@163.com)或
中学生物教学在线投稿
1教材分析
“生物育种”专题知识的涉及面广而深,既包括了必修2遗传与变异中“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内容,还包括了选修3中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知识,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涉及到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等。该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研发、医药研发等各种不同职业的良好材料,不但能为学生日后选择专业或者职业提供帮助,而且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理解各种育种方式的目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
2.2能力目标
灵活准确地运用相应的育种方法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培养知识运用和迁移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投稿可发至邮箱(zxswjc@163.com)或QQ: 1390146024
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三组或三组以上染色体的个体。自然界广泛生存着多倍体植物,大约一半的被子植物,2/3的禾本科植物,80%的草类,18%的豆类是多倍体。其中,以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许多农作物及果树、蔬菜、花卉(如小麦、燕麦、棉花、马铃薯、甘蔗、花生、烟草、甘薯、苜蓿、山药、韭菜、荠菜、苦苣菜、香蕉、苹果、李、樱桃、梨、草莓、葡萄、菊、水仙、郁金香等)均为天然的多倍体。
1多倍体植物的来源及特点
多倍体的类型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还有一些过渡类型或复合类型,如区段异源多倍体(BBB1B1)、同源异源多倍体(AAAABBBB)及倍半二倍体(ABB)等。现已查明多倍体形成的细胞学机制,是由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而引起。大体有两种情况:①减数分裂时,全组或部分染色体没有减数,仍停留
文章摘自中学生物教学官方网站http://www.zswzz.cn
定量实验是研究观察对象的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中,有17个定量实验,在与课程标准相应的教材中,还开发了许多新的定量实验,如人教版教材增加了“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苏教版教材增加了“化肥与池塘富营养化”,中图版教材增加了“自然选择的模拟”等。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定量实验的教学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定量实验操作要求严密、耗时过多等原因,不少学校很少开展定量实验。下面分析高中阶段开展定量实验的价值,对定量实验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1高中生物定量实验的价值
人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是一个飞跃。定性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地位,对于任何一项研
摘自
中学生物教学官网http://www.zswzz.cn,投稿邮箱:zxswjc@163.com
1校本教研背景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过去单一的组内集体备课及讨论交流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推动课改发展,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教学教育管理阶层及学校老师新的课题。我区也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方式,因此以我校生物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引领全区校本研修新方向。
1.1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领
校本教研已成为各学校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课题新课改的核心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舍不得放手,似乎只有在课堂上能够把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笔者也有些茫然:课堂还给学生,到底如何还?整个课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作引导?还是教师作引导后学生再自主学习。基
杂志官方投稿邮箱:zxswjc@163.com
1教材分析
“神奇的微生物”一节内容涉及了2个重要概念,即“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以及“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的生物分类内容的延续,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本节课中,笔者主要给学生介绍了神奇的微生物中细菌的相关内容。教学时,笔者应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细菌的结构及特征阐述清楚,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环境及人类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微生物相关的产品、视频等,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对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