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天乐0595
蔡天乐059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79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名著阅读交流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1、用经典名著影响学生,引导个性发展,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2、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名著内涵,初步形成名著阅读的基本鉴赏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建设“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活动主题: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升华人生,

三、活动时间:校园文化艺术节

四、活动地点:科学楼会议室

五、参加人员:初一年学生(每班

(2020-08-19 15:37)

【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法国近代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资料写成的科普说明文。它科学而具体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原文共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作者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课文节选第二、四部分。


《论语》十二章中虚词“而”一共出现十九次,其中用法各异,但都是作为连词来用的,下面将做一个详细的分类。

(一) 表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 没有先后主次之分, 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又„„又„„”、“和”“并且”等, 也可不译。书中共见2处。

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二) 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 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 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 可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 也可不译。书中共见6处。如:

(1)学而时习之。

(2)不义而富其贵, 于我如浮云。

(3)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温暖有联系──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景致。

如果说,第二段主要写的是济南全景,第三、四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山色,第五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水上景色,那么,全文就是由这几幅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画图组成的长轴。而这幅长轴,也就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2、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先后层次问题。文章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能依照学校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前提,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保障,以规范学校管理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三年质量提升,逐步改善校园环境,努力创建幸福、和谐、美丽的中学的办学宗旨,同时根据教务处的工作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现将本学期所做的具体工作、成绩与不足总结如下: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一学期来,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注重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坚持把“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推进统编版教材的研究

教学目标:

1.提供示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2.设计提纲,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指导思想

2019-2020学年,是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年,学校将以申报创建市文明校园和新一轮平安校园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办学内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美化校园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和谐、美丽、幸福的三民中学。

  学期教学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

(2019-08-06 17:20)

     复习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 ,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 ,用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众所周知,复习课上的好可以事半功倍,否则会事倍功半的。这要看教师付出的汗水有多少,我认为一节好的复习课至少要有以下方面:

 

 

一、备好复习目标和内容

本节课计划复习什么复习多少知识,要确定它的内容及课堂容量大小;本节课复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水平,在复习目标上要有所体现,做到心中有数。一节复习课做到合理安排,目标明确,内容突出,才能充分把握课堂每一秒,提高复习效率。

 

 

二、备好知识梳理,查缺补漏

    复习课其实是对已学知识拉网式或地毯式梳理,进行查缺补漏,那么教师首先要备出本节课知识的梳理情况,以表格、树形图等形式列出,以便于在课堂上学生梳理不完整情况下予以补充。

一.考点说明

考试内容:(一)积累运用 5.“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运用

二.考点解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三.考点探讨

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