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代军哥哥
代军哥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3,871
  • 关注人气:209,3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底:女孩背着书包来流产(一)

(2006-05-25 08:12:23)
标签:

女孩

流产

人流

学生

健康

教育

性观念

分类: 娱乐评论

沪上学校马上放暑假了,大多数学生正犹如出笼之鸟”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而部分女生的身影却出现在了市内各大医院,原来她们正在忙着做人流。这群女孩的年纪都在十几岁左右,却因屡屡“偷尝禁果”而令青春苦涩。在知晓自己怀孕后,她们都陷入了恐惧、茫然和无助中。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各大医院获悉,近日人流数比平常上升50%左右,其中学生占了六成以上。

少女怀孕现象在今天已经不再鲜为人知,这是目前落后的性教育所导致的结果。一项调查表明,99%的女中学生不能识别子宫、输卵管,卵巢的正确位置,更不了解女性排卵与生育的关系。专家呼吁,人流对女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亟待重视。

 

    新闻联播:性观念开放VS性知识薄弱

 

    这个女孩让人看着痛楚:17岁做了三次人流

  昨天,浦东新区某医院人流室护士向笔者回忆了发生在上个星期的一件事情。17岁的女生小瑶(化名)挑染着黄色头发,打扮入时,但令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她竟然一点都不为所动。几天后,在一名男生的陪同下,她又来到该医院做人流术,而这是她的第三次人流了,她在去年就做过两次了。医院人流室她已经非常熟悉了,在外面排队等待人流的过程中,小瑶和陪同的男生大声谈笑,直令人流室医护人员和过往病人侧目。

17岁就这样频繁的做人流,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而她竟然笑的这样自然。”该医院护士说起这事的时候直摇头,这名17岁女生也是该医院本月年龄最小的流产人员。

 

    这个场景让人难以置信:一人引产全班探望

笔者在多家医院了解到,女生来流产,除了个别是母亲带来的外,大多数是由男朋友陪同或独自前来。而在大中医院,这种情况反而不多见,医生认为,不到大医院人流主要是担心遇到熟人。

在浦东新区的一家中心医院,最近两周的日均“人流量”平均在每天20个左右,是上月的两倍,来做人流的不少就是附近一家职业中学的学生,年龄从12岁到18岁不等。她们不但大大方方向医生表明身份和年龄,了解人流后多久才能跳舞和上课,有的还两三个女生结伴来做人流,有的怀孕四个月才知道。做完引产手术住院期间,全班同学还集体买花篮、水果来探望,在病房里谈笑风生,毫无避忌。

 

    这份统计让人看得心跳:女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市中心某医院妇产科的吴护士告诉记者,七月份以来,做流产手术的人比平时高出许多,上星期最多时一天竟达15人次,最少也有5人次,而人流人群中未婚者占半数以上,学生则占60%多,且50%以上有过两次以上的流产经历。

  “四月份人流总数量在60个左右,可这个月到昨天为止就已经达130多个了,比往常上涨了50%以上。”某医院人流室的何护士告诉记者,做人流的学生人群中以大中学生为主。

  浦东新区某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四月份的人流数量为148人,其中虚岁23岁及以下为43人;五月份到目前为止上升到213人,虚岁23岁及以下61人。

 

    这个原因让人很是担忧:“五一”激情怀孕酿苦果

  专家分析认为,本月学生流产量上涨那么多,跟“五一”期间男女生有更多时间待在一起有很大关系。而激情冲动下的男女学生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本身就缺乏,事先也没有作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很容易导致怀孕。 眼下,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已经开始了,将会有更多的少男少女“偷食禁果”了,势必在九十月份迎来新的人流高峰。这也是很多学生家长最担心的日子,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暑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这些“不”让人感到问题严重:避孕知识一知半解

不喜欢使用安全套、不知道或不正确使用事后避孕药、不担心人流有可能发生感染、不孕等并发症,是导致女生因不安全性行为怀孕的主要原因。有的女学生停经几个月都不知道可能是怀孕,还以为是“长胖了”。有位女生认为“经期前后,绝对安全”,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导致两年中四次怀孕。

一位18岁的女生第三次到某医院堕胎时,终于道出自己的疑问。她说每次都吃了事后的紧急避孕药,不知道为什么还会怀孕。医生告诉她,每个月经周期,紧急避孕药只对其中一次房事有效,其它的都要采用别的避孕措施。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几年前来做人流的女学生还很羞愧,听得进她的话,现在如果多问几句,就会有女生说她“OUTDAY(过时、老土)。由于这些原因以及门诊太忙,一般医生很少对她们宣传避孕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