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3-08-23 17:10)
标签:

转载

分类:
广**哥(4****7) 2018-04-30 23:25:46
       记住俺说了2年的话:好的资产不卖,能卖的没有好资产。俺几年前投过N个项目了,情况基本是烂到不能再烂的项目,就打水漂了,虽然签了对赌协议,但没用,对方没能力回购;而好不好、坏不坏的,就卖给上市公司;非常好的资产则根本不卖,都是留着IPO申报的。

广**哥(4****7) 2018-06-05 9:00:39
       影视圈的套路我此前讲过几次:成立个演
(2022-11-21 15:05)
标签:

财经

股票

教育

历史

提前退休不是躺平,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所喜欢的,几乎没有人喜欢不断的一直上班打工赚钱,而打工赚钱是为了苟且生活,为了自己的责任,为了自己的家庭,但在某个阶段赚够了一笔钱,足以让自己晚年规划的生活,过上自己所期待的生活,那就是幸福的。刷了douyin看到这位更快,从毕业到退休,也只是几年的时间,第一他工资应该很不错,赚得不少;第二就是靠节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攒够钱就退休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短短几年就能赚够100万,一个月工资都蛮高了。但大多数人是没办法这样的薪水,难道我们就没有提前退休的机会了吗?我觉得只要按照4%的退休原则,我个人建议只要攒够25年的花销就足以退休了,当然如果按照攒够100个月的未来开销,只要严格量入为出,这何尝不是能提前退休啊,100个月也不过9年光景,如果狠一点,攒够未来十年的开销也一样能提前退休,但我的想法攒够25年会让我更加自由。

(2022-11-12 08:58)
标签:

财经

股票

入市时机很重要
(2022-11-05 21:17)

人生要富,只有三次机会,把握住康波周期,我觉得现在的股票就是低位区间了,必须打工多年的人才能有机会把握住,同时还得有余钱,我这种还算可以,现在工作稳定了,每月发工资也没有什么花销,扣除日常生活开支都能用来抄底股票,没房贷车贷,也不用养娃开支,每月稳定下来,也没有负债,纯纯的往上走的人生,把握住股票市场的机会,特别是今年这一波低区间的股票,如果错过了就得再等十年了,参考2008年的次贷,十年才能转一个轮回,读完书出来社会蹉跎几年就差不多30岁了,剩下来三个康波周期,因为活到60岁基本就要退休了,所以人生要富只有三次机会来把握。平均8-10年为一次周期,要把握住就得有余钱,像要背负巨额房贷车贷压力还要养娃的,机会就更小了,毕竟就算看到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也很难有余钱去抄底,所以很少人能真正利用康波周期逆转自己人生,跃升阶层,而能把握住机会的,同样可能会在另一方面失去一些东西,参考我这种单身的,就是虽然有钱去抄股低位,但也没有那些背负房贷享受经济红利,砖头增值,娶妻生子的美满幸福一样,虽然他们背负30年房贷,但他们一样获得更多,焉知鱼之乐! 我刚刚来到这个年龄,刚好又有稳定收入,同时还见证了港股回到199

(2022-11-05 08:09)
标签:

财经

股票

教培股这一年来恢复了一点,现在整个市场都亏损不少,特别是港股腰斩的比比皆是,A股的跌幅超过30%的更多,连很多A股的基金都跌幅30%以上,美股腰斩后再跌50%的更多,但中概股经历一年前暴跌后,现在开始逐渐爬坡了。



标签:

财经

股票

历史







美股,港股,A股腰斩的股票比比皆是,从20221年的中概股十倍股,再到2022年的暴跌,全部暴跌成反向十倍股了,很多美股科技股,A股的医药股,港股的消费股都是暴跌不少,恒生指数已经跌回到了1997年的水平,现在的股灾比索罗斯做空东南亚的时候更加惨,特别的人民币也是暴跌,已经贬值超过了1美元:7.15元人民币。
标签:

财经

股票

历史

教育







美股,港股,A股腰斩的股票比比皆是,从20221年的中概股十倍股,再到2022年的暴跌,全部暴跌成反向十倍股了,很多美股科技股,A股的医药股,港股的消费股都是暴跌不少,恒生指数已经跌回到了1997年的水平,现在的股灾比索罗斯做空东南亚的时候更加惨,特别的人民币也是暴跌,已经贬值超过了1美元:7.15元人民币。
(2022-03-16 13:34)
标签:

财经

股票

亏损认输
认清现实,放弃斗争。
标签:

财经

股票

健康

教育

历史

标签:

财经

教育

历史

股票

健康

风口的行业--当红炸子鸡
$雾芯科技(RLX)$ 谁能想到跌了90%之后,还能再跌80%,跌到5元的时候开始买的,第一波咨询稿出来之后,2.5元再补点仓,想不到这么一搞又是大跌70%了,相当于经历了两次暴跌80%的水平,这个真的怪不得美国问责法案了,都是自己人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