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盛嘉会
德盛嘉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27
  • 关注人气: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台小札

(2007-05-08 09:38:48)
标签:

游记

云台山

小寨沟

红石峡

分类: 生活纪实
    早就听说,看水要去九寨沟,看山要去张家界。不过令人惭愧的是,这两处我都不曾到过。不过,同去云台山的一位玩伴告诉我和老婆,到了云台山,就不必去九寨沟与张家界了。作为资深的驴友,我想她的话或许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伴随着韵律十足的火车摇摆,我们也只好先在梦里畅想一下云台美景了。
 

    其实去之前,我还是做足了功课的。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以山称奇,以水叫绝,有着“小九寨”的美誉。

 

    一直以为,山是精神,水是灵魂,这样的景色才够完美。走在云台山“小寨沟”的山路上,随处可觅水的芳踪,着实让早已离开千湖之省,却驻足于北京的我兴奋不已。山水掩映之中,气象万千。沉吟《醉翁亭记》,竟似描写此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若非亲临此境,实在难以想象这里是缺水的中州。

 

    小寨沟的水是最多的,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曲径通幽、流水潺潺,早有勒石为证,曰“潭瀑川”。这里的水聚而成潭,翠碧如玉,深不见底;淌而成溪,鱼戏浅底,悠然自得;立而成瀑,飞流直下,溅面如雨,我们恍如置身仙境。“泉飞为瀑、瀑泻为潭、潭溢为溪、溪跌为涧”实为写照,古人诚不我欺。

 

    王荆公《游褒禅山记》有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因此,去小寨沟就一定要走到尽头,因为那里的龙凤壁是最漂亮的地方。说是“沟”,其实是一条蜿蜒的峡谷。峡之尽头,便是一片开阔的盆地,三面环山,中间是潭,水从山上倒灌而下,竟堪堪刻画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条水龙直泻潭底,形如身姿矫健的蛟龙;另一股山泉却从山壁浸润而出,被山间的乔木梳理成若干细流,日光一照,仿佛群凤起舞,煞是好看,龙凤壁的美称也由此得来。

 

    据说,这里最大的瀑布落差达314米,号称天下第一(做广告多年,我却早已对各类“天下第一”免疫)。据这里的导游介绍,这些瀑布都有各自的名称,诸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虽然描绘得动听迷人,却也圈禁了游人的神思。我想,让游人用心灵的眼睛记住这些美景,感受这里的意境或许才是更加聪明的做法。

 

    出了小寨沟,一定不要错过红石峡。红石峡可是名副其实,10亿年的沧海桑田,地壳运动造就了如今的红岩绝壁。茱萸峰登高远眺,满眼绿色间一条红色彩带,只是想想便有了诗的意境。难怪王摩诘在此处留下千古绝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峰因诗而得名,诗因山而悠远。古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红石峡全长1500米,宽处20多米,窄处仅有几米。穿行在崖壁间的栈道上,峡底一带碧水蜿蜒相随,不由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红色的岩石在翠绿掩映中,不断进行着高难度的折转,时而狰狞,时而英武,时而顽皮,时而内敛,配合着随处肆意的瀑布,真如盆景里的山、瀑、石、人,我们不知不觉都成了大自然的艺术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无论你喜山还是乐水,无论你好动或者好静,在云台山,肯定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在我看来,云台之美不在于奇山怪石,也没有小桥流水,更多的是一种和谐,山与水的和谐,心与自然的和谐,也许,这才是如我般的都市人纷至沓来的真实原因吧。

 

                    (作者:德盛嘉会公共关系公司 李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