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销售拉动"是IT企业的不归路子

(2007-08-22 07:37:09)
标签:

产经/公司

销售拉动

品牌知名度

  “可口可乐知名度这么高了,为什么还打广告?”昨天晚上看电视时,爱妻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哦,这个……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个持续宣传、持续提升的过程。”其时,我正在构思一篇“从品牌宣传到产品导购”的文章,所以,也就随便应付了一下爱妻的问题。
    “不对呀,你不是经常讲国内IT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足够支撑其发展,开始大幅度削减广告投放,纷纷转向产品导购和销售了吗?”爱妻的这个追问把我弄得哑口无言。
   是啊,最近一段时期,国内IT企业的广告投放,特别是品牌性广告宣传和在平面媒体上的广告量大幅度减少。这一方面和一些平面媒体不诚信、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内IT企业把更多的精力转向销售有关。
   其实这两个原因是一个性质的。个别平面媒体(他们大多数这两年经营困难)之所以不诚信,最根本的原因是把销售和经营指标放在了第一位,一切以广告经营者的马首是瞻。脑袋上方高高悬挂着经营指标,能有心思做内容和发行吗?
   第二个原因也一样。
   国内某知名IT企业最近几乎没有投广告,与他们有关人员沟通,理由很充足,“公司上下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销售上了,销售指标是硬道理。而且,当我们减少广告投放时,我们的销售量反而高速增长了。”这的确是个好现象,广告投入减少了,销售量上去了,企业利润肯定提高了。但这未必是个好兆头。第一销售指标是最好完成的。只要有产品,我们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到销售上,加上不择手段,什么贿赂、什么打价格战,一股脑都用上,肯定能完成。第二销售指标往往是暂时的,而不是持续的。今年的任务完成了,明年呢?杀鸡取卵,要不得。第三销售指标放在第一位就是慢性自杀。销售人员跳到了老板的背上、脖子上、脑袋上,那么尾巴就要横扫研发、规划等长线部门了。一旦老板再头脑发热,这个企业很是危险。
   综观IT的沉浮,我们不难发现,消失的IT企业首先溃败的并不是销售量,而是广告投放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比如同创、实达。再说,国内的IT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名誉度真的足够高了吗?难道高过三星、索尼和IBM了吗?难道比可口可乐、麦当劳还高?
  当然,国内IT企业减少广告投放还另有原因,英特尔减少了对OEM伙伴的广告支持。曾经在某知名IT媒体做过多年广告经营的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当年那家IT媒体封面广告报价15万,给国内某IT企业的合同价是6万。当时英特尔为了支持某新产品的推广,给国内IT企业广告返点为60%,而且结算是IT媒体刊例价计算的,某国内企业净赚3万。(为了避嫌,以上数据为模拟)。无独有偶,国内一家服务器企业的老总曾经亲口告诉我,他们的利润来源于英特尔的广告返点,而不是销售,当然,这家企业已经不存在了。还有,一位广告人员告诉我,某国内IT企业不给我们投广告的原因是“我们的财务管理太死板,别人要求我们发票金额高出广告额,我们运作不了。”我们一直信守诚信,责任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规范管理,别人希望虚开发票换取英特尔的报销,我们办不到,所以他们就不给我们投广告了。
   记不清是哪个企业家说的了: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销售能力的话,这个企业很难做大做久。所以,我很担忧国内IT企业,我们在过去的竞争中,依靠渠道、市场和价格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一旦被销售业绩冲荤了头脑,进而把销售指标作为第一要务,甚至由销售人员指挥我们的研发和推广,这是很危险的。
   在国外采访大型跨国IT企业时,我非常敬佩和惊讶,他们会允许一些科研人员做纯学术(短期内带不来市场销售价值)的研究,甚至高薪聘用技术人员,十几年研究一个前沿话题。我想,他们的销售肯定没有干预这些,他们的目标中,高高在上的肯定不是销售。
  国内IT企业千万别走到“销售导向”、“销售拉动”的不归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