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行情  警惕疯狂中构筑阶段头部

(2007-09-28 22:33:17)
标签:

证券/理财

十月行情  警惕疯狂中构筑阶段头部
玖福投资组合

    
    9月的行情在最后一根创出新高的大阳线中结束,燃起了投资者对10月行情的憧憬。一直谨慎的陈玖福先生在本周逢低作了一个漂亮的短线,而且买点设得之精准令人叹服。周末我们连线玖福先生,听听他对十月行情的看法。
   
    九月行情赚钱较难
    记者:九月的沪深股市是牛市以来较为平淡乏味的一个月。不仅指数涨幅大不如前,成交大幅萎缩,个股机会也大不如前。投资者普遍有“赚钱难”的感觉,更多的则是“只赚指数不赚钱”,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情形?
    玖福:告别八月时,我就说过九月是多事之秋。因为国内国外多个重大事件都落在了该月。从国内看,紧缩的货币政策连连登台;QDII、港股直通车放行的步伐越来越急;红筹股回归,新股IPO一浪高过一浪;从国外看,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时时牵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出现调整是自然的。倒是九月的股市表现得如此顽强和坚韧值得深思与琢磨。在时间和空间均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期,大盘仅仅是大幅震荡了一下,之后又再度创出了新高。是加速赶顶还是延续升势,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分析。虽然目前还没有结论,但我依然坚持谨慎的操作策略。
   
    谨慎之中短线出手
    记者:本周市场再度出现大幅震荡,走出先抑后扬的创新高行情。我观察您的观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整体看调整的同时,又开始买进股票,这是为什么?
    玖福:老读者很清楚我的观点,就是大盘运行格局在9月上旬由单边上扬转变为箱体震荡,尽管之后指数创出了新高,但我认为掀起新一轮升势的可能性并不大,大盘整体依然处于震荡调整的过程中。之所以计划在周四买进中化国际,因为我已经预计到周五大盘在2.67万亿申购中国神华的巨资解冻,在资金推动性的市场,巨额资金的解冻意味着上涨机会的来临。但这并非是中期建仓的机会,操作上我依然采取的是短线策略,在周五大涨中我已经将买进部分卖出。
   
    买点精准成功抄底
    记者:我观察了一下您的计划,准备在23.10元附近买进中化国际,当天该股震荡下跌,几次跌到23.10元都被拉回,神奇的是最低点正好是23.10元,周五即出现大幅拉升。很多朋友都在问:您是怎么如此准确地预测该买点的呢?
    玖福:我想可能是碰巧吧,当然跟盘较多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当时计划买点时我分析该股即使要出现阶段性调整,也将在前期调整的平台附近出现反弹,前期的平台就是23元附近,所以制定了在23.10元附近低吸的计划。
   
    十月走势并不平静
    记者: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创出了新高,并成功越过了5500点大关,是不是预示着十月行情继续看好,还有较大的空间呢?
    玖福:我认为,十月行情将是九月震荡行情的延续,因为目前的市场背景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从国内来看,八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已经亮起了“黄灯”,调控政策依然会持续推出,加上港股直通车有望在下月启动,红筹股回归大潮依然涌动,市场压力依然较大;从国外来看,尽管美联储减息后纽约股市重拾升势,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增无减,这些负面因素依然会制约行情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十月行情并不平静,关键要看新蓝筹的表现。如果出现回调,对长远发展是有益处的,而如果出现集体疯狂,将可能导致一个阶段性的头部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下个月将迎来三季度业绩公布期,在此期间个股机会与风险均存在,分化在所难免。由于中期业绩超预期的高增长,三季报还能不能再度带给投资者惊喜还是一个疑问。我觉得业绩炒作可能只集中在部分个股上,而需要重点关注的仍然是前期我一直看好的央企整体上市资产注入一类的上市公司。
    记者:我看了一下新浪博客的总排行,您的博客目前位于总排行的第75位,刚好超过了超女冠军李宇春博客的点击率。一个枯燥的只讲股票投资的博客居然能有如此高的点击率,实在是一个奇迹。
    玖福:从1月底开博以来,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许多真诚的话语,激励着我不断进取;许多节日的祝福,我同样也送给朋友们。但在这我仍要强调,投资股市是一个考验智慧、技巧、心态乃至人格的马拉松,如果患得患失,下跌了就骂人,显然不适合在这个市场生存。最后真诚地祝愿朋友们过一个愉快的假日。
    交流信箱:chen.jiufu@163.com
    记者海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