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零花钱把孩子推入欲望陷井

(2007-02-07 13:10:01)

此文刊于《云南新闻网》

一日傍晚下班回家,刚一进门,儿子便飞速跑进他的房间,拎出一个纸袋子问我:“爸爸,这些破烂能卖多少钱啊?”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卷他以前做过的卷子和看过的报纸。我以为他是学收破烂的闹着玩,便也煞有介事地拎了拎,对他说:“没几斤,也就一块来钱吧。”“啊?!”儿子大叫起来,说“已经够多的了,这么沉,为什么才这么点钱呀?”说完,又拎着袋子回房间去了。

过了老大一会,儿子又换了一个塑料袋子,里面除了刚才的那些东西,又塞进去不少平时做手工剩下的废纸和一些废纸盒子。他把袋子放到我的手上,继续问到:“爸爸,你看现在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啊?”我说:“三四毛钱一斤,这也就四五斤,一两块钱吧。”儿子听了感到很失望。当我看到他的情绪受到较大影响,我才意识到这小子好象不是在玩游戏,倒是象是玩真的。我忙过去,拉住他的手,轻声问他:“你最近是不是缺钱花了?”他没正视我,只是趴在沙发上,用一只手不停地划拉沙发布。我又问:“你现在需要多少钱?”他还是没有抬头,只是向我伸出四个手指头。我一下子明白了,儿子肯定是想买一辆赛车玩。于是又问他:“你收这些废纸是想卖了去买赛车吗?”估计是被我猜对了心思,儿子这才抬头对着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看到这些,说实在的,我的心有些酸,但更多的是欣慰。心酸的是看到他的可怜样,欣慰是儿子懂得了爸爸妈妈挣钱的不容易,不象其他孩子一样哭着赖着要钱花,而是学会了自己想正道的办法。

在对待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上,我们家里的意见是不统一的。我妈妈的意见是要严管,主张一分钱不给,一点自主权不放。妻子的意见是每周定量给一些,让孩子有一点自主权。我的意见是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通过劳动挣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这三种意见争论不下的情况下,我们决定让实践来检验。

一是按照他奶奶的意见,果真一分钱不给。想买什么、想吃什么,一事一报,由奶奶决定。后来发现此法也存在问题。有很多时候他和小朋友一块玩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经常用零花钱买吃的,他只好在一旁看着。我担心会因此对孩子造成自卑感,决定暂时放弃这个方法。

二是按照他妈妈的意见,一周定量给零花钱。每周末,由他妈妈按一天五毛钱,周一到周五共二块五毛钱的定量发放,并告诉他只准在放学的路上买冰糕或棒棒糖。如果想吃别的,全部由我们在周末统一购置提供。这个办法实行了几个星期,又出了问题。随着孩子交往圈子的不断变化,孩子花钱的欲望迅速膨胀,一天五毛根本不够。由于有定量,多了也不给,孩子便趁我们不注意从包里拿钱。第一次“作案”便被发现了。那天他妈妈钱夹里的一张五块钱的纸币不见了,而在此前正好儿子去翻过他妈妈的包。于是,他妈妈把儿子叫过来问翻她的包干什么?儿子坚持说是想看看她的身份证。他妈妈也没有点破,只是对他说:“妈妈包里少了一样东西,如果是你拿的一会就放回去。如果不诚实,妈妈就不要你了。”一吓唬,儿子还真是把钱偷偷还了回去。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抓住这件事对儿子进行了轮番轰炸式的说教。后来才知道,他拿钱是为了和小朋友一起去街上扎汽球,五块钱可以玩两次。

我们一看,感觉这种方法还是不解决问题。于是综合了我妈妈、妻子和我的意见。一是由奶奶负责思想教育,经常念叨挣钱的不容易,提高节约意识。二是由妈妈负责按原先的定量发放零花钱。三是由我负责实施家庭有偿服务计划。可以洗碗,每个一毛钱。可以帮妈妈擦车,一次两块钱。这一招,果然十分奏效。有时连续几天包下刷碗的活,挣得开心,花得也硬气。因为劳务费较低,但可以随时创造条件获得。这样既控制了他的欲望,又让他的欲望有实现的可能。加之他的正当要求我们一般都给予满足,孩子花钱的冲动逐渐消退了。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的不提零花钱的事。

对孩子零花钱问题的处理,不是一件小事情。处理不好,不但使孩子养成坏习惯,更糟的是当孩子形成了不劳而获的思想,对于他的健康成长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父母的,应该谨慎对之。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是最好的,但我觉得我妈妈说的“疼孩子要疼在心里”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对孩子有求必应,放纵他乱花钱,如同用蜜水浇甘蔗,不但甘蔗不会甜,而且将很快会从根上烂掉。

给零花钱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掉入欲望深渊。

 

最新文章推荐:孩子是创造惊喜的大师

 

             春节回家谨防五大黑手

 

             有车族春节防盗五要点

 

             如此恶俗的酒文化要不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