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342
  • 关注人气:17,5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2007-07-07 10:41:53)
标签:

河姆渡

新石器时代

史前文明

旅游

宁波

余姚

中国文化

分类: 行摄与随拍
顶着烈日和微风,我们来到这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姆渡人类文化遗址。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距离宁波二十公里。这里依山傍水,因这里有个渡口黄墓渡而得名。这里有着七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七千年前,这里有着如今广州一带的温度,沼泽地带,各类野生动物较多。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定居生活与文化。其稻作经济,猎骨工具,陶具,生殖文化等都给后人留下很好的基础。
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宣告,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遗迹有关的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第4层的一座干栏式长屋,桩木和相紧靠的长圆木残存220余根,较规则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东南走向。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骨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而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当时的水井模样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保护水源的小屋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崇拜物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生殖崇拜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生活环境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中国史前文明的骄傲—河姆渡(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