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发起一元钱建学校让我们无地自容
文/田金双
近日,明星成龙在自己的英文官方网站和新浪博客中发起一元钱建学校的活动,通过慈善义举号召全社会加入到慈善队伍中,救助那些无钱上学的孩子。
成龙说:“我总是会想起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他们那种无助的眼神一直闪现在我脑海里。”看到这则消息,我很感动,近乎流泪。除此之外,我想更多地说是面对成龙这次义举我们应多地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成龙:真的让我好感动,孩子们太可爱了,谢谢,谢谢你们。)
在我眼里,成龙一直是个真正拥有着中国精神的明星,尽管此前他曾因醉酒登台引发诸多争议,但而后他的自我道歉更证明他是个真的汉子。而此次他绝非因为做秀发起的慈善义举,更让我们感动,甚至节掌赞击。
很显然,目前在我国,还有许多孩子,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上不起学。不是因为他们不想上学,而是因为家里贫困。尽管国家已发起“希望工程”这个救助工程,但因捐款杯水车薪,现状仍难以解决。
而此次由成龙发起的一元钱建学校的慈善倡议,则通过一个明星的偶像行为及其在粉丝中的感召力,告诉公众、告诉各演艺同仁,我们注重娱乐的表象和本质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为中国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孩子去做?而这种慈善义举绝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因为孩子们那种无助的眼神,那种类似小动物在受生命危胁时无助的眼神。
一元钱,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做到的数字,其数字仅仅是一根冰淇淋,一个廉价冰淇淋而非阿根达斯的价格;一元钱,一元钱背后的积累,却能助救那些面对求学时无助的孩子。同样的一元钱,仅仅一元钱,却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再是一句形式主义的笑谈和空文。
辩证地说,成龙此次发起一元钱建学校的慈善义举得以实施,一呼百应的因为更在于形式和内容,而这种仅仅与一元钱有关的善举无形中更增加了该助学活动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毕竟,一元钱近乎是个人人都拿得起的数字,而世界各地孩子们寄来的自己写的、画的信,每封信上面都粘了他们的一元钱这种方式更是让那让只知受助,不知助人的孩子学会了助人,而孩子们也从互助中找到了助人的快乐。
一个毫不起眼的数字,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其实,透过孩子们这种自发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对比中找到自己的责任,看到自身潜在的人性弱点——其实,爱他,就应该帮助他。通过这种一元钱建学校的慈善义举,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自己,在救学捐助和扶持教育和素质教育面前,我们真的能行;告诉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改变教育,从自己开始;面对教育,你也可以做到;仅仅捐出一元钱,这往往会引发一场与“教育”有关奇迹。
身为一个娱乐策划人兼媒体人,成龙这篇发起一元钱建学校的文字,委实让我感到高兴。成龙这番举重若轻的义举,甚至那些热衷于娱乐策划和明星包装策略的所有文章和明星包装全部失去重量,甚至沦为一堆垃圾。
毫无疑问,在内心真实的表达和爱心面前,一切对娱乐的解读、对泛娱乐的解构或对娱乐业的触指统统失去重量。
其实,放眼时下娱乐界、演艺圈,大多数明星多以表演、做秀或染指社会公益活动博得几番浪名见长,对他们而言,有时候参加慈善义举的初衷和原因仅在于形式,而非内心。而成龙发起的一元钱筹建学校救助失学孩子的举动和行为对此则是个颠覆。
“假如给我三天,让我看到光明。” 盲人海轮·凯勒在自传中如是说。甚至,近乎一整夜,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所有的明星、所有和我一样所谓的娱乐人士,所有的社会公众,人人捐出一元钱,无形中会决心并改变多少孩子的命运?!
捐助,从自我开始……仅仅一元钱,究竟有多少人在举手投足间能够做到?
成龙——成龙背后的中国精神,委实应该让自诩为社会精英、在娱乐背后一直悄然娱乐着的我们——无地自容。
面对一元钱这个数字,面对一元钱筹建学校这个义举,孩子们能做得到,难道,我们内心没有一丝感动,难道,我们内心能够做到无动于衷?!
捐出一元钱从自身做起,告诉世界我们能行。
文/田金双
注:本文欢迎任何媒体和博友转载,从而唤呼全社会行动起来,捐出您的一元钱给那些真正贫困的孩子,筹建学校救助那些失学的孩子。再次致谢。
同时,我希望拥有着良知的媒体若转载本文,请不要欠奉稿费,直接将稿费寄送那些因贫困失学的孩子或成龙公司所在的地址:香港九龙窝打老道145号
成龙影业公司
一元钱行动(收)
再注:希望各位明星、各娱乐同仁,也积极行动起来,少吸包烟,少嚼块口香糖,哪怕仅仅为孩子们捐出一元钱!
加载中,请稍候......